《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输电线路工程设计部分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50题)
1.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中,当电缆直埋敷设且敷设方向和地下管道平行时,电缆与地下油管或者易燃气管道的最小距离为 1 米。
2.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中,当电缆直埋敷设且敷设方向和地下管道平行时,电缆与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的最小距离为 10 米。
3.66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时,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大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 40 %。
4.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雷电过电压设计工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 0.45 米。
5.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大于 0.3 米。
6.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留有充裕的间隙,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10kV需保证 0.4 米;35kV需保证0.6 米。
7.35k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与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小于 5.0 米。
8.35kV架空电力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或规划建筑线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以及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4.0 米。
9.35k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不小于 3.5 米。
10.110kV 架空送电线路校验带电作业的间隙时,应采用下列计算条件:气温+15℃,风速 10 m/s。
11.110kV 架空送电线路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 50 mm2并应进行热稳定验算。引出线表面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如热镀锌。
12.330kV 架空送电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交叉时,如交叉档距超过 200m,最大弧垂应按导线温度+ 70 ℃计算。
13.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 5 m。
14.11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5 m。
15.电缆与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3 m。
16.11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和地线(以下简称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 5 。
17.500kV 架空送电线路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 m。
18.110kV 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应小于 46 dB。
19.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或地线在跨越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 不得 接头。
20.送电线路与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时,电压较高的线路一般架设在电压较低线路的 上 方。
21.330kV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交叉档弱电线路的木质电杆,应有 防雷 措施。
22. 500kV送电线路跨 220kV 及以上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时,悬垂绝缘子串宜采用双联串并宜采用 双挂点 。
23.跨越弱电线路或电力线路,如导线截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还应校验最高允许温度时的交叉距离,其数值不得小于操作过电压间隙,且不得小于 0.8 m。
24.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高度 1000m 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应少于 17 片。
25.330kV 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在非居民区,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7.5 m。
26.对于10kV 以上电力电缆,电缆与电缆相互交叉时的容许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0.5 m。
27.35kV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时,交叉档导线最小截面为 35 mm2。
28. 35kV架空电力线路与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相互交叉时,35kV电力线路应架设在上方且交叉点应尽量靠近杆塔,但不应小于 7m 。
29.330kV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交叉时,杆塔外缘至轨道中心最小水平距离为 30 m。
30.330kV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平行时,杆塔外缘至轨道中心最小水平距离为最高杆塔高加 3 m。
31、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以下数值:
雷电过电压:0.45m 内过电压:0.25m 运行电压:0.1m
32、66kV及以下线路海拔高度为1000m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内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最小间隙应按有关规程规定数值增加1%。
33.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以下数值:3kV~10kV:0.3m 3kV以下:0.15m
34.66kV及以下线路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应符合以下数值: 10kV:0.4m 35kV:0.6m
35.66kV及以下线路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人口密集地区应符合以下数值::35kV~66kV:7.0m 3kV~10kV:6.5m 3kV以下:6.0m
36.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步行可到达的山坡应符合以下数值:35kV~66kV:5.0m 3kV~10kV:4.5m 3kV以下:3.0m
3766kV及以下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应符合:
35kV:4.0m 3kV~10kV:3.0m 3kV以下:2.5m
38.66kV及以下线路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35kV:4.0m 3kV~10kV:3.0m 3kV以下:3.0m
39.66kV及以下线路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35kV:3.0m 3kV~10kV:1.5m 3kV以下:1.0m
4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标准轨顶与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档导线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35kV~66kV:7.5m 3kV~10kV:7.5m 3kV以下:7.5m
4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应少于以下数值(单片绝缘子的高度146mm):
110kV:7片 330kV:17片 500kV:25片
42.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为保持高杆塔的耐雷性能,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比表9.0.2(见本部分表B.1)所列值增加1片 同型绝缘子,全高超过100m的杆塔,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
4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操作过电压不应小于以下数值:
110kV:0.7m 330kV:1.95m 500kV(500-1000米海拔):2.7m
44.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雷电过电压不应小于以下数值:
110kV:1.0m 330kV:2.3m 500kV(500-1000米海拔):3.3m
4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为便利带电作业,带电部分对杆塔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1.0m 330kV:2.2m 500kV:3.2m
46、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带电部分对杆塔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人体活动范围30~50cm。 校验带电作业的间隙时,应采用下列计算条件:气温+15℃,风速10m/s。
47、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或地线支架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48、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
4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在居民区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7.0m 330kV:8.5m 500kV:14m
50、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5.0m 330kV:6.5m 500kV:8.5m
二、三、判断题(共50题)
1.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中,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过50C的供热管路。(√)
2.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中,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有重要回路电缆时,严禁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
3.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中,直埋敷设的电缆,可以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4.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时,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 2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5m/s。(×)
5.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运行设计工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0.45米。(×)
6.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留有充裕的间隙,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66kV需保证0.7米。(√)
7.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留有充裕的间隙,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0.3m~0.5m间隙距离。(√)
8.35k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或城市绿化灌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不小于4.0米。(×)
9.导线或地线在跨越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及城市一、二级道路时不得接头;三、四级公路和城市三级道路则不受限制。(√)
10.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和地线(以下简称导、 地线) 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 。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宜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11.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为保持高杆塔的耐雷性能, 全高超过 40m 有地线的杆塔, 高度每增加 10m ,绝缘子片数增加2片同型绝缘子, 全高超过 100m 的杆塔, 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
12.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居民区的无地线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应接地。(√)
13.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 地线支架、 爬梯等铁附件与接地引下线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14.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外敷的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 其截面应按热稳定要求选取,且不应小于50mm2。(×)
15.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交叉时,如交叉档距超过300m , 最大弧垂应按导线温度 +70 ℃计算。(×)
16..送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 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或取得当地政府同意。(√)
17. 500kV 送电线路跨越非长期住人的建筑物或邻近民房时,房屋所在位置离地10 m 处最大未畸变电场不得超过 4kV/m 。(×)
18.绝缘导线及悬挂绝缘导线的钢绞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3 。(√)
19. 110kV ~ 500kV 送电线路如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则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
20.在隧道、 沟、 浅槽、 竖井、 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 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过 5 ℃的供热管路。 有重要回路电缆时, 严禁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 (√)
21.直埋敷设的电缆, 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
22.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时,海拔高度为 1000m 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 100m ,内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最小间隙增加 10 %。 (×)
23.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时,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 应增加 3m ~ 5m 。 (×)
24.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最少悬垂绝缘子串片数的基础上增加,对 110kV ~ 330kV 送电线路增加 1 片, 对 500kV 送电线路增加 2 片。 (√)
25.10kV 架空电力线路的引下线与 3kV 以下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0.2m。(√)
26.35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宜小于 3 m 。(×)
27.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当杆塔为固定横担,且采用分裂导线时,可不检验邻档断线时的交叉跨越垂直距离。 (√)
28.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 (√)
29. 大跨越的导线弧垂应按导线实际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
30. 110kV 架空送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 5m 。(×)
31配电变压器应装设防雷装置,该防雷装置应尽量远离变压器,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及变压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接。(×)
32.绝缘支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绝缘拉棒的破坏拉力不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90%。且绝缘支架及绝缘拉棒的破坏应力均应满足最大短路电动力的要求。(√)
33. 66kV及以下线路导线与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的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应符合以下数值:35kV:3.5m 3kV~10kV:3.0m 3kV以下:3.0m (√)
34. 66kV及以下线路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水平距离,在无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规程所列数值的60%。(×)
35. 66kV及以下线路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小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40%。(×)
36.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37.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10kV:2.0m 330kV:3.0m 500kV:5.0m (√)
38. 三相四线供电的低压绝缘线在引入用户处,可以不将零线接地。(×)
39. 低压绝缘接户线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9m。(×)
40. 低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下方时,交叉距离,不应小于0.6m(×)
41.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接户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42.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
43.架空电力线路与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时,不得接头(√)
44.对路径受限制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的要求,应计及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大风偏。(√)
45. 66kV及以下线路常年高水位是指5年一遇洪水位,最高洪水位对35kV线路是指百年一遇洪水位,对10kV及以下线路是指50年一遇洪水位;(√)
46.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交叉档弱电线路的木质电杆,应有防雷措施。(√)
47. 距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无雨、无雪、无雾天气,频率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如下所示:110kV:46dB ; 330kV:53dB ;500kV:55dB(√)
48. 66kV及以下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以下数值:35kV:3.5m 3kV~10kV:2.0m 3kV以下:1.0m (√)
4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地线支架、爬梯等铁附件与接地引下线可不连接。(×)
50.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或取得当地政府同意,500kV送电线路可以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
三、选择题(共30题)
1.10kV架空电力线路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线路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间的水平距离,在无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 C 米。
A. 1 B. 2 C. 3 D. 4
2.电力电缆工程设计中,当电缆直埋敷设且敷设方向和地下管道平行时,电缆与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的最小距离为 B 米。
A. 10 B. 3 C. 5 D. 1
3.35kV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B 米。
A. 2 B. 4 C. 6 D. 8
4.35kV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时,采用钢芯铝绞线的交叉档导线最小截面为 A mm2。
A. 35 B. 50 C. 80 D. 120
5.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特殊管道和一般管道、索道交叉时,导线和地线接
头情况必须满足 要求。
A. 导线、地线接头不受限制。
B. 特殊管道不允许接头,一般管道和索道则不受限制。
C. 特殊管道不受限制,一般管道和索道则不允许接头。
D. 特殊管道和一般管道、索道交叉均不允许接头。
6.110 ~ 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D
A.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 2.5,断线、断联情况 2.5
B.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 1.5,断线、断联情况 1.5
C.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 1.5,断线、断联情况 2.5
D.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 2.5,断线、断联情况 1.5
7.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宜 A 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8.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或地线在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时,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内 接头,在跨越110kV 以 下线路时 接头。(A)
A. 不得,不限制
B. 不得,不得
C. 不限制,不限制
D. 不限制,不得
9.送电线路与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时,同一等级电压的电网公用线应架设在专用线 B 。
A. 下方 B. 上方 C. 左边 D. 不确定
10.330kV送电线路跨 220kV 及以上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时,悬垂绝缘子串宜采用 串,或两个 串。 (C)
A. 单联,单联
B. 单联,双联
C. 双联,单联
D. 双联,双联
11.路径狭窄地带,如两330kV线路杆塔位置交错排列,导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对相邻线路杆塔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C m。
A. 3 B. 4 C. 5 D. 7
12.当导、地线接头采用爆压方式时,线路跨越二级公路的跨越档内 A 有接头。
A. 不允许 B. 允许 C. 不限制 D. 不确定
13.330kV 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与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最小净空距离为 B m。
A. 5.5 B. 6.5 C. 7.5 D. 8.5
14.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 , 断线、断联情况 。(D)
A. 1.5,1.5
B. 2.5,2.5
C. 1.5,2.5
D. 2.5,1.5
15.在海拔高度 1000m 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的基础上增加,对 110kV~330kV 送电线路增加 片,对 500kV 送电线路增加 片。 (C)
A. 1,1
B. 2,2
C. 1,2
D. 2,1
16.500kV 送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 m。
A. 5 B. 6 C. 7 D. 9
17.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交叉时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内 B 接头。
A. 可以
B. 不得
C. 不限制
D. 不明确
18. 330kV架空电力线路与公路交叉时,在开阔地带,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为m。
A. 5 B. 6 C. 7 D. 8
19. 330kV架空电力线路与公路平行时,在开阔地带,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为m。
A. 6
B. 7
C. 8
D. 最高杆塔高
20.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在跨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内 头,在跨越二、三、四级公路时,导线或地线在跨越档内 接头。 (A)
D D 接
A. 不得,不限制
B. 不得,不得
C. 不限制,不限制
D. 不限制,不得
21.电缆与铁路平行时,与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为 m。(A)
A. 3 B. 4 C. 5 D. 7
22. 电缆与铁路交叉时,与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为 m。(A)
A. 1 B. 3 C. 8 D. 10
23. 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平行时,与杆塔基础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为 m。(B)
A. 3 B. 4 C. 5 D. 7
24.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为保持高杆塔的耐雷性能,全高超过 40m 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 10m,应增加 A 片同型绝缘子。
A. 1 B. 2 C. 3 D. 4
25.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在海拔不超过 1000m 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
钉等)的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雷电过电压不应小于 C m。
A. 0.9 B. 1.95 C. 2.3 D. 3.3
26.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在海拔不超过500m 的地区,操作过电压不应小于 m,在海拔大于500m不超过1000m 的地区,操作过电压不应小于 m。(D)
A. 2.5,2.5
B. 2.7,2.7
C. 2.7,2.5
D. 2.5,2.7
27. 为便利带电作业,330kV 架空送电线路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不应小于 C m。
A. 1.0 B. 1.8 C. 2.2 D. 3.2
28. 110kV 架空送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A m。
A. 4.0 B. 5.0 C. 6.0 D. 8.5
29.500kV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应大于 D dB。
A. 23 B. 46 C. 53 D. 55
30. 110kV架空送电线路,在非居民区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不应小于 C m。
A. 6.0 B. 6.5 C. 7.5 D. 11.0
四、简答题(共5题)
1.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和地线(以下简称导、 地线) 的设计安全系数如何选取?
导线和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宜大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2.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跨越房屋有何要求?
送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或取得当地政府同意,500kV送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
3.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贮罐的防火间距有何规定?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4. 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计算以何种气象条件、何种工况进行计算?
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
气温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计算。
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档绝缘子固定方式如何规定?
答:架空电力线路跨铁路双固定;架空电力线路跨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和城市一、二级公路双固定;架空电力线路跨通航河流双固定,不通航河流不限制; 10kV及以下线路跨越一、二级架空明线弱点线路双固定;10kV线路跨越6~10kV架空线路双固定;架空电力线路跨特殊管道双固定;架空电力线路跨一般管道和索道双固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