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府逐瘀汤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府逐瘀汤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吉趣旅游网
血府逐瘀汤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2000年~2006年12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与苓桂术甘汤配合西药与手法治疗中青年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取得满意疗效,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80例,男210例,女70例;年龄23~55岁,平均32.9岁;病程1周~6年,平均时间为3个月。中医辨证血瘀证235例,寒湿证45例。临床表现:有腰痛者272例,单侧下肢放射痛190例,双侧下肢放射痛90例。单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79例,双侧阳性90例。压迫颈静脉试验阳性240例,拇趾背伸肌力减弱210例,下肢肌肉萎缩30例。腰椎代偿性侧弯70例。属中医血瘀证者,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舌质暗紫,脉弦紧或涩;寒湿证者,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受寒遇冷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本组所有病例均经X线,CT或MRI确诊。

治疗方法血瘀证:采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当归、熟地、赤芍、炒杜仲、川断各15g,川芎、桃仁、红花、怀牛膝各10g,香附、陈皮各6g,1d1剂,水煎2次取汁600ml,分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3d,3

~4疗程停药观察疗效。寒湿证:苓桂术甘汤加味:茯

苓、白术、醋延胡索各30g,炒杜仲、川断、薏苡仁各15g,木瓜、独活、怀牛膝各10g,桂枝、炙甘草、木香各6g煎服法同前。随证加减:血虚者加黄芪15g,当归12g,下肢足麻木者加鸡血藤15g;下肢冷痛较甚者加细辛、附片各10g,病程久者加乌蛇、全蝎各10g。

手法治疗:腰椎扳法:患者俯卧,一手按腰骶部,另一手从前方托住对侧大腿远端向上,先摇动下肢数次,然后提下肢至最高位时双手同时用力行顿挫手法,双侧各1次。再后患者取侧卧行双侧腰椎侧扳法。直腿抬高法:患腿抬高于医者肩上,医者双手扳动患足踝部,使踩关节被动屈曲3~5次。最后患者附卧。轻手法锤叩腰部。

西药应用:腰痛重者,初起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1粒,1d2次,亦可双氯芬酸纳栓1粒,必要时纳肛。骨盆牵引配合腰背肌

功能锻炼,可选择背屈三点法或五点法锻炼。

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显效:腰腿痛基本消失或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自觉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

治疗结果本组280例,疗程最短1周,最长2个月,平均30d,经随访1~3年,平均2年,结果痊愈180例,好转86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95%。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多发于青壮年,伴有腰部外伤史,亦有肾虚外受风寒湿邪引起的慢性腰痛病史。如《诸病源候论》云:“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患腰痛”。故肾虚为病之本。而风寒湿邪侵袭,或腰部外伤为病之标。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是脊椎的退行性变化,外因是腰扭伤,这与祖国医学的肾虚为本,外伤血瘀为标认识是一致的。治疗:针对病机,补肾强腰,祛风寒湿邪,或补肾活血之法。前者多因肾虚外受风寒湿邪,所拟

“苓桂术甘汤加味方”中杜伸、川断、怀牛膝补肝肾强腰膝;茯苓、白术、意苡仁、木瓜等祛风寒湿邪;桂枝、延胡索温经活血止痛。诸药合用与病机契合,故疗效可靠。后者多因外伤气滞血瘀,故在补肾基础上,配以理气活血化瘀之药,使气行散瘀,达到疗效。再者手法治疗通过牵引抖动松解腰部组织,消除腰肌紧张痉挛,将椎间隙拉宽减低椎间盘的内压,使黄韧带及后纵韧带产生舒张力。改善脊柱生物力线,及椎体关节、椎间孔和!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同时通过侧搬及直腿抬高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对关系,亦可使突出物有所回纳,从而减轻疼痛起到疗效。另外,口服或外用西药对疼痛剧烈病人可临时缓解疼痛,减轻痛苦,以有利于配合全面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