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工程管理 浅议如何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叶琼瑶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城市建设办公室,浙江,温州,325000) 安居,方能乐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关 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 重大民生工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 八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 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 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这是“保障 性住房建设”首次写进党代会报告。可见保障 房作为重大民生问题,仍将是未来政策的重 要着力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统筹城 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 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 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 格局。”文件明确把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 体化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要的战略目 标。同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加 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步伐的若干意见》,在召开的城市转型发 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动员大会上,还明确把市 区村庄改造和农房集聚改造“村房两改”专项 行动作为“七大硬仗”之一破难攻坚,把农房 集聚改造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的 切入点。2011、2012年市委市政府又连续发 出了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2个I号 文件,明确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房改造集 聚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年7月21日,该市 出台了《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 理的实施意见》,将我市城中村改造(包括在 建制镇以上实施的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全面 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可以看出,从中央到 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 作。所以,作为推动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作 的重要切入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将是今 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重中之重的工作。 近年来,很多保障性安居工程陆续开工 建设,但是在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工作进 度、工程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不 少问题。为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面推开打下了良好基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设和村居“转并联”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中密 不可分的两个抓手,因此始终做到保障房 “l+)(,’规划和城乡社区布局规划紧密对接、 相辅相成。 二、突出夯实基础.确保项目推进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重 视把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一是抓 好土地保障。积极探索功能置换的办法,利 用现有闲置的大量“转而未供”土地、村级三 产返回地和利用山坡地建设公寓房,采取先 建后拆、先拆后搬的方法,优先调剂部分土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突出规划引导.确保功能集聚 一、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工作是推进城乡统筹 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我把膨胀性安居工 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项目推动,必 须着眼于功能集聚,立足于地区转型发展的 大局,做好规划编制和引导工作。一是注重 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区域规划的对 接。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应根据全市“1650” 大都市发展格局,根据瓯海中心区、梧白科 技城、郭瞿工贸新区、仙丽侨乡文化区、泽 雅城郊休闲旅游区的空间布局、用地平衡、 景观规划、配套设施、产业布局、要素控制 等内容,将保障房“1+X”规划全面融入,充 分考虑了温州大都市区的高品位要求、每个 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功能集聚作用。二是注 重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农村新社区规 划的结合。目前,各地扎实推进城乡统筹综 合改革工作,将行政村整合设置成社区,实 现了农村新社区全覆盖,为“三分三改”的全 地用于保障房建设,实现土地增减挂钩、滚 动开发。二是抓好资金保障。着力做强镇街 投融资平台,强化对保障房项目的资金支撑, 建立镇街一级的新农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并 确保资金到位。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 在建设模式上有针对性地采用“自建自管”、 BT建设、代建模式等模式。其中“自建自管” 模式,即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完成前期手续 至招投标后,移交给项目属地镇街进行建设 和管理,该模式有利于政府掌握项目进度, 加快项目推进。BT模式,即“建设一移交” 模式。由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 投资人和施工单位,投资人负责项目的融资、 建设工作,建成后由政府回购。该模式的特 点是:投资人直接进行项目的融资、建设工 作,既可解决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和建设 资金融资困难的问题,又能利用投资人的品 牌效应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档次和品味。 三是抓好项目前期。要切实加强发改、规划、 土地、财政、房管等部门和各镇街的沟通协 调,确保手续快速办理、项目按时落地、资 金及时到位。项目落地后,通过派工程师现 场监管、组织开展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切实加 强工程的管理,纪检、质监、审计、财政等 部门提前介入,强化廉政、安全、质量、资 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 都全力做到依法依规,科学高效。 三、突出资地平衡.确保政策科学性 要坚持“农民可接受、政府可承受、发展 可持续”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制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市、 区两级层面就宅基地置换公寓房有关具体问 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设置了大框架,为各乡 镇街道实施细则的出台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 全面推进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政策制定过程 中,要突出做好三件事情。一是牢牢把握资 地平衡这一原则。充分利用模拟测算的成果, 为实施细则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在基础数 据测算的基础上,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具体 实施细则制定工作。二是加强政策和农民之 间的对接,提高政策的接受度。一方面,通 过做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楼书,制作简单明 了的政策解答宣传册,向农户宣传项目、解 读政策,形成稀缺导向、竞争机制。另一方 面,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模拟签约,根据 模拟签约情况再对政策进行微调并最终确 定。三是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宣传力度。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路扎实开展 保障房的政策宣传工作。通过部门下基层宣 传培训、镇街干部培训村干部、村干部进村 入户宣传,“一级抓一级、层层做宣传”的方 式,让每个干部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问题 解答员,促使更多群众了解政策、接受政策、 宣传政策。组织开展面向村干部、群众等的 政策宣讲会,通过层层宣传,使大部分群众 了解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 四、突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充分认识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落实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按照 规定设置永久性铭牌。一是加快大项目建设。 推进建设规模大、集聚效应明显的保障性安 居工程。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高当地的农 房集聚率。二是强化廉政安全教育。始终坚 持“科学、严格、高效、精品”的管理方针, 强化责任,科学管理,完善制度,加强廉政 自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 作风、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 工程建设,打造民心工程、廉洁工程、精品 工程,构建施工、管理和监督队伍自谨、自 立、自重的良好形象。三是狠抓工程质量。 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不放松对质量的监 管,始终保持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使命感、责 任感和紧迫感,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管, 探索出台《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 度》、《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监督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与细化监管职责, 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 和工程质量的重点部位与关键环节的监督检 查,实现监管全覆盖。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重点工程、一 线工程,又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社会民 众都给与了热切的关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 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 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 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只有我们积极落实 在项目规划、项目进度、工程管理等多方面 的措施,才能全面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得温暖, 生活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l】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宏观 经济管理2007/0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温州试验城乡统筹综合改革100问 2011/05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试 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3】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 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7郭建军 f41加快农房改造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村 庄整治水平新农村2010年12期李卫宁 【5】关于做好住房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 通知建保(2010)91号2010.6.11 【6】保障房融资创新赶考 中国房地产 报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