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大支模架塔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大支模架塔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来源:吉趣旅游网


高大支模架塔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目前在建筑物的建造施工过程中,高大支模架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范。本文结合实例,就高大支模架塔设应注意的问题及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高大支模架;塔设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进度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施工在模板支架下混凝土主体结构尚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通常就进行上层主体结构进行施工。目前大多采用多层模板支架体系,由于多层模板支架体系配置不合理、拆除不当或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支架倒塌事故,在我国实际工程中这类事故及施工阶段楼板开裂现象也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展.因此对承重支模架搭设施工技术深入探讨十分必要。

1、建筑施工中高大支模架塔设技术进行分析

1.1高大支模架基本受力特性

扣件式钢管高大支模排架一般有两种受力模式:一是钢管排架顶部水平杆传力支模模式,梁或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底模下的木枋将荷载传至水平杆,水平杆又通过与立杆扣接的直角扣件将荷载传至立杆,试验表明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可取8°KN,双扣件在20KN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可取12°KN。对于钢管排架顶部水平钢管传力支模形式,其支架的承载力主要是由支架顶部水平钢管与立杆的扣件抗滑力决定的.二是钢管排架立杆顶端设置可调托座传力的支架模模式,在钢管顶端插入Tr38、长度为

600mm的可调置托座,支架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这种支模方法在高架桥或其他连续箱梁桥施工中应用较多,其支架的承载力主要是由支架的稳定承载力决定的。

1.2结合实例对支模架塔设进行分析

位于某开发区一生产汽车轮胎车间(二)工程,总建筑面积266977。65M2,地上3层,其中一层层高8.5米、二层层高6.5米、三层层高8。5米,主梁最大跨度22米、主梁截面尺寸550*1700mm、次梁截面300*800mm、250*700mm,板厚为120mm。该工程按照住建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为高大支模架体系。模板支架由于立杆顶端局部侧移过大导致支架呈整体失稳破坏形式,其单根立杆稳定极限承载力Pcr=10.9°kN;而按该工程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按荷载标准值组合,立杆轴力N=1。0°NGK+1.0NQK,NGK和NQK分别为恒荷载和活荷载在立杆中引起的轴力标准值,计算得出楼板下支架单根立杆N板=16。4kN;对比计算机模拟算得的极限承载力Pcr与实际支架立杆轴力标准值,说明由于支架顶部立杆伸出水平杆长度过大导致架体必然失稳破坏。悬臂长度与支模架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分别计算不同悬臂长度下支架整体稳定承载力极限值,对于顶部设置可调托的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支架顶部承受轴心压力,悬臂长a=1.5°m的稳定承载力比悬臂长度a=0。3m的稳定承载力降低约37%,因此位于支模排架顶部的立杆伸出水平杆的长度影响着了支模架的稳定承载力.

2、提出高大支模架安全控制技术措施

从发生的扣件式钢管高支模架塔设的案例中分析。在目前所应用的扣件、钢管质量普遍较差的条件下,分析高大支模塔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高大支模架安全控制的技术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对于钢管排架顶部水平杆传力支模模式,避免支架坍塌的一个关键是验算顶部扣件抗滑移承载力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应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失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标准要求,全数检查梁底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为40~65N·m之间。

2.2对于钢管排架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托座传力支模模式,在满足基本搭设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控制立杆超出顶部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大于600mm,可调托座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2。3搭设高大支模架时,严格控制立杆纵、横向间距,应注意不应缺少每步的双向水平杆,且扫地杆、竖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等基本构造应完整,以保证不会因整体刚度不足导致支架坍塌破坏。

3、提高高大支模架塔设安全控制的对策

3。1施工前应注意的事项

高大支模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的有关规范标准和经专家论证后修改的施工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就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搭设要求、构造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记录,交底方和全体被交底人员应在交底文件上签字确认,并作为安全资料存档备案.

3。2加强专业人员安全教育

加强对从业人员施工安全教育是增强其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施工设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劳动用工壁垒的打破,外地施工人员占从业比重也不断增加,由于其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低,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承重支模架的搭设施工必须由经过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搭设。项目部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木工翻样等管理员都应对作业班组及操作人员坚持“先教育、后培训、再上岗”的原则,

3。3严格遵守施工方案施工

高大支模架的选材及安装方法应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为保证立杆的整体稳定,应在安装立杆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立杆高度大于2米时,应设2道水平支撑,满堂模板立杆必须设置一道纵横双向水平支撑。其支架立杆周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还应每隔2步增设一道水平剪刀撑。立杆间距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立,并不超过900mm,底部应设置纵横扫地杆。浇筑混凝土前,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3.4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高大支模架在搭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木工翻样、质检员、安全员,监理工程师必须定人、定时全过程的在现场指挥、指导、监督、检查。严格按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中的设计要求搭设,对质量安全要求的材料、立杆间距、立杆垂直度、上中连杆、斜撑、扫地杆等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坚决整改。例如扣件式钢管对扣件用力矩板手等检测工具检测,力矩控制在45~50N.M.检测率应达到98%,对查出未达到要求的应重新拧紧扣件,确保支模架

搭设施工安全。

4、结束语

对于高大支模架的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结合实际情况提前计算出支架的整体模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支模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高大支模架在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巍.多层模板支架体系设计施工优化方案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梁河兴。高支模体系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06。

[3]张翔,陶镕。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管理[J]宁波大学学报,2003。

[4]孙兆东.浅谈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管理[J]林业科技情报,2006。

[5]关赞东.超厚现浇板高支模施工安全技术[J]建筑安全,2003.

[6]王金妙,曹大斌.模板支撑体系倒塌事故的原因和预防[J]建筑安全,2005.

[7]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浙江省建设厅发布,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等,主要起草人:金伟良、杨俊杰、陈天民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