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26)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26)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贮蓄(zhù) 应和(hè) 迸溅(bèng) 骇人听闻(hài) .... B. 绽开(dìng) 憔悴(cuì) 烘托(hōng) 忍俊不禁(jìn) .... C. 顷刻(qīng) 滑稽(jī) 档案(dǎng) 恍然大悟(huǎng) .... D. 较量(jiào) 伫立(chù) 潜行(qián) 混为一谈(hǔn)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嶙峋 嘹亮 疲倦不堪 B. 轻盈 嘲笑 高不可攀 C. 感概 葱茏 不求甚解 D. 峰峦 分歧 自作主张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_________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__________,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 倚靠 稀落 伶仃 B. 倚靠 零落 伶俐 C. 依傍 零落 伶俐 D. 依傍 稀落 伶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 B. 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 C. 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 D. 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6. 结合语境,在下列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年逾古稀的“老北京”常人春至今还记得儿时和伙伴们传唱的歌谣。这些歌谣中的建筑,________________。歌谣用“移步

换景”的方法记录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老北京”的大智慧和独特的文化风俗。 ①有一些则已经改头换面或被历史淹没 ②而“朝天官”已经在明朝天启年间烧毁 ③其中有一些是人们至今熟悉的

④如儿歌中的“平则门”是元代称谓,即今天的阜成门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7.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春》——现代 B. 纪昀——《河中石兽》——清朝 C. 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清朝 D.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丹麦

二、语文积累(共11分) 8. 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江面开阔,风和舟疾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填空。(3分)

这几幅连环画的内容改编自古希腊寓言故事集《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的故事。图⑤-⑧及相关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语言运用(共3分)

10.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创作一句话。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第11-14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尊君在不 过中不至 .. B. 则是无信 是非木柿 .. C. 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 D. 已去 转转不已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

(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知错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第15-17题。(共10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 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3分) 第一次 事件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提出去北海看花。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推“我”去看看。 ③ “我”的表现 ① 母亲的反应 劝慰鼓励 第二次 第三次 答应母亲 怀念母亲 ② 16. 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①段中加点词“扑”和“抓”都写出了什么。(3分) 17. 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4分)

(二)阅读《心灵的平等》。完成第18-20题。(共12分)

心灵的平等 张鸣跃

①我的幼儿园刚建起,总共才收了7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岁娃,男孩,6岁,没爸爸了,他妈妈带着他进城打工,活儿是找到了,但找到的活儿不能带着孩子干,把孩子留在租来的房里又不放心,曾来问过我几次托儿的价钱,最后我起了同情心破例半价收下了他。

②岁娃和别的孩子明显地不一样,别的孩子娇贵伶俐,会乖会闹会撒娇,他像个小叫花子,洗不净的脏手脏脸,极不合群。才两天,我就觉得他是个大问题了,头也不抬,不和别的孩子坐一起,不和别的孩

子玩,怎么哄都哄不动他,怎么逗也不行,一句话也不说。

③我灵机一动,就引导孩子们:小朋友都要从小有爱心,要关心别的小朋友,比如我们的小朋友岁娃,他家很穷,他的妈妈没钱给他买好衣服好吃的……我正说着,6个小机灵便抢着说话了:“阿姨我给他糖吃!”“阿姨我给他我的娃娃!”“阿姨我让我妈妈给他买好衣服!”“阿姨我没笑过他!”……我很感动,也为自己这种教育方法产生的效果感到得意;但再看一边坐着的岁娃时,我吓了一跳:他正抬起头来瞪我,我发现他一双大眼里也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一股野气,甚至还有仇气,他紧咬嘴唇瞪着我,就像要打架时的那样子!我吓了一跳,过去问在他怎么了,不料他怪叫一声,推了我一把,扭头就跑出去了。我追出来,看见岁娃已到门口,犹豫着,勾头咬唇,随时要跑出去的样子。

④孩子们不敢再理他,都看着我。我做出笑脸,让岁娃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一声不吭,坐在一边看天。我不敢再管他,就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不时对他笑一笑,思量着怎样才能让他入群,很发愁。

⑤玩了一会儿,一个女孩突然指着树上挂着的一串气球笑喊:“哇!谁能把那气球拿下来呀?”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吐舌头摇头。树不大,树干不高,但这些城里小宝贝们根本就没爬过树,都不敢。我心里一动,就看着岁娃笑说:“谁能取下来,谁就是我们中间最勇敢的!”还特意把“我们”两个字拉长了音调。岁娃果然走过来了,大声说:“我能!”我笑说:“谢谢你!好孩子!”

⑥岁娃高兴极了,跑过去就爬,猴子似的,嗤溜嗤溜就上去了,将气球丢下来,嗤溜嗤溜就下来了。朝我昂着头,嘻嘻笑!我惊喜万分,亲他,夸他,别的孩子也又蹦又跳地喝彩,他手舞足蹈像个“孩子王”,孩子们都围了他,很快就玩在一起了。

⑦是我错了。我自以为是的“爱心”原来是一架倾斜的天平,从一开始就忽视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 ................18. 结合③④⑤段文字,概括“岁娃”和别的孩子在行为表现方面有哪些“明显地不一样”。(3分) 答:

19. 结合全文内容,回答第⑦段中“自以为是的‘爱心’”和“内心深处的需求”各指什么。(4分) (1)“自以为是的‘爱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心深处的需求”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本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请你以第⑥段为例,简要分析这个特点是如何体现的。(5分)

六、作文(40分)

21. 升入初中半年了,有些人、事或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留在记忆里的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

一、语文基础(共14分。每小题2分) 1. A

二、语文积累(共10分) 8. 默写答案(8分)

(1)秋风萧瑟 (2)绿杨阴里白沙堤 (3)夕阳西下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学而不思则罔 (6)然后能自反也 (7)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评分标准:共8分,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9. 名著阅读(3分)

答案示例:伊索寓言 龟兔赛跑或乌龟和兔 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不可轻易小视他人;踏实才能取得成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评分标准:每空1分,第三个空意思对即可)

三、语言运用(3分)

10. 答案示例:落叶像被赶出家门的孩子,躺在地上,细数着自己的悲凉。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本体喻体明确且得当2分,喻体的特点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1. 答案:C(2分)

12. 答案:(1)期:约定。(1分) (2)委:丢下、舍弃。(1分) 13. 答案示例:(1)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2)对着孩子责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 14. 答案:(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评分标准:每空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共10分)

15. 答案要点:①拒绝母亲②喜出望外③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评分标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6. 答案示例:①“抓”和“扑”写出母亲对“我”捶打双腿行为的阻止,②她担心“我”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爱。

(评分标准:共3分,要点①对内容的概括1分,要点②2分,情感、心理、心情写出某一点得2分) 17. 答案示例:①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②突出了母亲的坚强和母爱的伟大。

2. C

3. D

4. B

5. B

6. D

7. C

(评分标准:共4分。①关键词“母亲的病情”,②答出“坚强”或“母爱”即可得2分)

(二)(共12分)

18. 答案要点:①有野气、仇气,②极不合群,③自尊心极强,④勇敢。

(评分标准:①②③点答对两点即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④关键词“勇敢”1分)

19. 答案示例:(1)我认为以施舍者的心态面对贫穷与弱小是对他们的关爱。或“我当着岁娃的面向他施舍爱心,并为这种做法感到得意”。

(2)孩子们心里对心灵平等需要。或希望得以别人的尊重,保持自己的尊严。

(评分标准:前后各2分。(1)意思对即可。(2)有关键词“平等”“尊重”“尊严”等词即可) 20. 答案示例:

第⑥段用比喻把岁娃比喻成猴子,用拟声词“嗤溜嗤溜”,形象地写出了岁娃爬树的动作灵活轻巧的特点,表达“我”对岁娃的欣赏喜爱之情。又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朝我昂着头,嘻嘻笑”“手舞足蹈像个‘孩子王’”,写出岁娃心灵需求得到满足尊重与满足时的快乐心情。 (评分标准:结合文章内容2分,分析人物情感2分,语言表达1分)

五、作文(40分) 21. 评分标准: 一类卷 (40-34) 内容、表达(36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说明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 书写(4分) 4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清楚,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分。 赋分范围:36分-30分 二类卷 (34-28)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分-24分 三类卷 (27-21)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3分-17分 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0-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以1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辨,标点错误很多,错别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6分-0分 说明: ①没有或写错题目扣2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③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从总得分中酌情扣1-5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个部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殉职 (xùn) 狭隘(yì) 热忱 (chén) 鄙薄 (bó) ....

B. 纯粹 (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 灼热(zhuó) 滑稽 (jì) 恍惚 (hū) 抽噎(yē) ....D. 附和(hé) 呻(shēn)吟 晕眩(xuàn) 突兀 (w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郑振铎----作家、文学史家-----《猫》 B.安徒生----苏联作家----《丑小鸭》 C.郭沫若-----历史学家-----《天上的街市》 D.曹操----东汉末诗人----《观沧海》

6.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3分) 派qiǎn 硬lǎng 滑jī 7.综合性学习(5分)

举国上下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利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关于节约的活动及报道。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是责无旁贷,现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拟一条提倡节能的宣传标语 (1分)

(2) 从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出发策划一次活动,来帮助同学们改掉浪费的毛病。 存在的毛病是: (2分)

活动的创意是: (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4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 (8分)

(1)、--------------------------,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 《潼关》) (3)、--------------------------,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 《秋词》其一) (5)、---------------------,应傍战场开。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8)、水何澹澹,----------------。 (曹操 《观沧海》) (二)、古诗歌阅读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场9----10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 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 (2分)

10.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两处句读。(2分)

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 12、解释加横线词语。(2分)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3、翻译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分) 1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2分) 1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 (23分)

(一)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回答问题。 (12分) (18)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美丽的布料。

(19)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神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20)“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的。

(21)“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22)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23)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24)第二天早上,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25)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16.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2分)

17.第(20)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来发问? (3分) 18.第(21)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19.第(23)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每个人的快乐原因相同吗?“皇帝”、“两位诚实的”、“其他”都因为什么而快乐? (4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20-22题 (11分)

如 果

龙应台

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

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记证,抬头找座位号码。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的。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④他曾经是个眼睛清亮,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堕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当他垂垂暮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⑤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 ⑥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

⑦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⑧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的事迹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驻扎在镇江还是无锡还是杭州?我会问清每一个环节,我会拿出我的笔记本,用一种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态度,仿佛我在访问一个超强大国的国家元首,聚精会神地听他每一句话。对每一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三点水的‘淞’?江水的 ‘江’? ‘羊坝头’怎么写?怎么来的?坐什么船?几吨的船?炮有打中船吗?有没有人掉进海?吃什么?馒头吗?一人分几个?”

⑨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我会把面包撕成一条一条,跟空中小姐要一杯热牛奶,然后把一条一条面包浸泡牛奶,让他慢慢咀嚼。他颤抖的手打翻了牛奶,我会再叫一杯,但是他的衣服不会太湿,因为我会在之前就把雪白的餐巾打开铺在他的胸口。

⑩下机转机的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任何人从我们身边挤过而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故意给我们看,我会很大声地对他说:“你有教养没有!”

⑪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等着过关,上楼,重新搭机。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队伍最前端。我会把他的包放在行李检查转轮上,扶着他穿过电检拱门。如果检查人员说:“请你退回去,他必须一个人穿过。”我会坚持说:“不行,他跌倒怎么办?”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牵着他的手,穿过。

⑫当飞机“砰”一声触到长沙的土地,当飞机还在滑行,我会转过身来,亲吻他的额头——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老人黑斑,并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跟他说:“爸爸,你到家了。”

⑬“砰”的一声,飞机真的着陆了,这是机场。我的报纸,在降落的倾斜中散落一地。机舱仍在滑行,左前方那位老伯伯突然颤巍巍站了起来,我听见空服员急促的声音:“飞机还没停稳,请不要离开座位!” (本文有删改)

20.阅读文章,将⑦~⑫段假设再度陪父亲返乡的场景补全。(4分) 场景一:牵父亲的手陪他坐飞机。 场景二: ① 场景三: ② 场景四: ③ 场景五: ④

场景六:亲吻父亲,温柔地告诉父亲到家了。

21.第④段画线句子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方法和用词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3分) 22.作者在飞机上看到那个因为战争而流落在外的老兵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已经去世三年的父亲,“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再度陪父亲返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作文 (50分)

(一)时光在悄悄流逝,转眼之间同学们的初一生活就要结束了。这半年来,你一定曾经有很多时候开心的笑过、伤心的哭过……静心回忆回忆,写下一两件你最动情的事情。请以“-----------的初一生活”为题进行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在500---600字之间。 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二)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 要求:

1.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500---600字之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