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情况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情况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智库理论

智库时代

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情况研究

刘 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一个优秀的专业群教学团队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升人才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跟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本文主要讲述了在高职院校中,专业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为提高教学团队的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专业群;教学团队;能力建设;研究中图分类号:U695.1+4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4-0230-002

的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并且随着这一产业或行业的发展随时作出相应的专业调整。

(二)建设好龙头专业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关键

龙头产业是指师资力量比较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条件好、具有鲜明特色且办学质量高、有前景的专业。龙头产业不管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科研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龙头专业在一个学校内就是学校的名牌,关系着学校的特色定位和招生等,它对于与此相关的专业来说,又有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龙头专业在特色专业群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就像专业群建设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在此基础之上,推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在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下,延长产业链,扩大原有的专业基础,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专业群结构。例如,在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专业建设上,它首先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为本校的特色龙头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专业进行扩建。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具备了办学基础良好、特色鲜明、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的高职院校,在其他院校之中更具有竞争力。此外,旅游管理专业无论是在服务社会,还是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带动和榜样的作用。例如,涉外旅游业、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就可以借助龙头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教学设计、科学研究等方面吸收经验,来完善自己,形成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特色专业群。

(三)规划教育实践性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关键是建设好龙头产业,而龙头产业的建设关键则是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人才,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增强旅游类专业

(下转第238页)

要想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就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学历、职称、年龄等,在建立专业群之前,对这些相关要素进行优化。除此之外,如何衡量专业群教学团队是否真正建造了优秀的教学团队,这个衡量标准就是教学团队的能力,也就是教学团队能否优化专业群的结构,能否让教学和技术创新达到平衡的状态,能否促进教学团队能力的提高,让它更适应专业群建设的发展。

一、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基本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热潮。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众多高等职业院校都纷纷设立旅游业、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旅游事业培养人才。而辽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也于2005年开始招生,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职教育与产业服务相结合的引导下,学院又设立了客运站务管理专业、涉外旅游专业等。在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为了提供更多的服务旅游业的人才,新兴的旅游管理专业也开始开设了课程,形成了以此为核心,以涉外旅游专业、客运站务管理专业为支撑点的培养人才体系,积极承担起为我国的旅游事业培养人才的重任。这几个专业的性质不同,培养人才方案不同,因此开设的课程也不同。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酒店方面的管理人才,因此就把重点放到酒店、饮食相关的课程上;涉外旅游专业主要是培养精通和服务于旅行社、景区的人才,也保留了酒店相关的课程;而客运站务管理专业的课程很广泛,既有地理、风俗、人文等课程,又有与车、站交通类的课程。学院致力于把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又促进了涉外旅游业和客运站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建设、校企联合机制和实训基地建设等等。我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30·

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在学院“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密切结合当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贯彻我院的金三角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培养规划。在我院“厚德、崇学、精业”的精神指导下,我院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新路径,使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名列前茅。

二、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经验总结(一)增强市场适应性是旅游类专业群建设的出发点

高等职业院校旨在培养具备高技能的专业人才,肩负着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的重任。而人才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关键在于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的设置是否遵循着专业和产业结构相符合的规律。例如,当下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适应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提高的大背景,它在人们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又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为了使旅游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旅游业不断面向大众化、生活化和休闲化,因此新式旅游业应时而起,它以趣味性浓厚、休闲型显著、内涵丰富等特征赢得了人民大众的喜爱。旅游业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以自然风光、人文风光的旅游业基础之上,又新兴了购物旅游、蜜月旅游等等。此外,旅游的空间也日益向外延伸,城市、乡村、郊区的等都是重要的旅游空间。旅游业也日益渗透到第一、二、三产业之中,与现代信息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农业化密切结合,使得旅游业向更广阔的区域发展,延长了其产业链。旅游业衍生的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渗透的行业越来越广。因此,对于旨在培养旅游业相关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洞察市场的需求,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对自己学院中的专业作出适当的调整,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专业群。传统的专业和特色的专业群建设是不一样的,前者旨在对一个专业的建设,而后者则是对某一个产业、行业线管的专业

智库理论

智库时代

五、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教学模式一定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性,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把握好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尺度,才真正学会了如

何把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

胡南琦(1968-),女,本科,【作者简介】

副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英语。

【参考文献】

[1]徐天来.如何科学的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N].科学教育类芝麻团,推荐于2018-05-17。

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认识到,把信息化手段适当的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够起到开阔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上接第230页)

学生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的实践性科目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途径,近些年来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一直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在社会实践以及科学研究方面都到了榜样作用,归根结底是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铸造了一批高水平、深层次的专业建设人才,在教育教学的体系的不断完善中,除了加强龙头产业的发展和师资团队的建设方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学体系中不断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能力,将基础理论建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走一条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科学思维性的高水平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结合当地的旅游特色企业和景点建设,将教学实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深度理解和实践应用,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学生对于工作实践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鲜明理念。作为最

新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后劲,与国家在旅游业方面的大力支持相结合,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专业群建设的发展方面应当以国家发展为支撑,以当地特色旅游业为发展平台,以自身教育教学特色体系和办学理念为出发点,强化校企合作,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实践来提高自身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育价值,从而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综合发展能力。

三、结语

高职旅游专业群因为其专业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途径,以国家级旅游专业为中心,深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之后,建立起特点鲜明、实用性强的旅游专业群。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建立一只完善的科研队伍,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活动提供保障,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虚拟学院”的机制建立,实现旅游专业群的共同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鲜

明办学理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和旅游专业的建设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实践基础的应用,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高水平人才。

【作者简介】刘迪(1982-),女,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类。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服务龙江特色旅游产业的高职生态旅游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ZE1317023。

【参考文献】

[1]季舒鸿,高查清.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内涵与建设要素[J].职业技术教育,2012(4):50-51.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Z].苏教高〔2012〕16号.

[3]张肃.以专业群为主线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5-147.

(上接第236页)

将资料进行有规划的整理、过滤后制作成网络课程,并发布在Blackboard(毕博)网络教学平台中,便于学生查阅。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在毕博系统提问,也可以通过Email、QQ、微信等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与沟通,教师在线辅导答疑。

对于理解层次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课堂面对面的授课方式,强调即时的交流与反馈,锻炼学生听说能力。概念性与原理性的知识以汉英双语的形式进行书面呈现,教师尽可能结合形象化的图表或案例图片,采用通俗易懂的英语表达进行解析,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表达,用英语阐述观点。实体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主要是提供便于学生理解产品形态设计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原理的代表性图片或视频案例,如为学生推荐了一些国外设计网站链接、国外讲座和公开课链接等。

对于应用层次的课程内容,主要由教师·238·

提出实践主题,并将任务发布在Blackboard(毕博)系统,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和方案设计,在课堂上或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辅导和点评。这一层面的教学环节,主要结合设计案例跟学生探讨实践应用要点,利用网络资源检索、删选一些真实的设计案例,并选择性地在毕博系统或QQ群文件发布一些优秀案例,供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然后学生将完成的实践任务提交在毕博系统中,教师即可直接在毕博系统中完成批阅和点评。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产品形态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是教与学模式的新突破。从学生角度而言,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会了多途径获取知识,能从多角度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加强了理解深度,激发了学习主动性。从教师角度而言,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何玉莲(1981-),研究生,【作者简介】

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

【课题项目】常州工学院课程建设(双语教学)项目A3-4402-17-149,常州工学院网络课程建设项目A3-4406-16-049。

【参考文献】

[1]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7-79.

[2]张莉,陈肖慧.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对双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物理与工程,2014(S1):94-95+97.

[3]赵平勇,李红梅.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装饰,2009(6):129-130.[4]张莉,陈肖慧.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对双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物理与工程,2014(S1):94-95+97.

[5]曾艳,卢佳慧.基于网络资源开展双语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4(6):67-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