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

1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

来源:吉趣旅游网


施工过程中对该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节 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抓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质量管理实行公司、项目部、现场三级管理模式,进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制。各管理级按照施工验收标准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实行施工图审签制、质量检查技术交底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质量纠正措施等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逐一落实和到位,由专人不定时的进行巡回检查或抽检,贯切制度的落实情况,相互监督,善始善终。

2.技术质量交底

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采用书面签字确认形式。在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工作,由技术负责人向技术员交底,技术员向工长交底,工长向工人交底,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及施工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等要求。

二.项目各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1)制定系统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2)建立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施工前,对进入现场施工的各专业人员进行一次“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工程实施阶段

(1)施工前,对安装工程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施工图设计要求标准的交底工作。

(2)按照创优的目标,根据施工各个阶段,编制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3)坚持执行每道工序施工前的质量要求交底,明确质量的标准。

(4)贯彻落实施工班组自检,施工管理人员互检,专职质量员专检的三级质量检验制度。

(5)施工中产生的质量缺陷,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限期整改,落实实施整改人同。

(6)工程项目管理,现场配备专职质量员,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指导,评定等职能。

(7)制定每半月进行一次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8)现场使用的计测仪器,须在有效的检测期内并具有检测合格标志及合格证。

3.设备检验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智能安防系统工程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及时退出场地。所有材料和设备进场安装前进行检验,在经过检验并获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以前,不直接用于工程. 对于所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认为需要报送样品的材料或设备,本公司在用于工程之前至少30天,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交样品,并提交必要的说明书、证书、出厂报告、性能介绍、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以供检验。如果检查、检测、检验或试验的结果表明,任何送检的设备、材料有缺陷或不符合合同的约定,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可拒收此类设备、材料,并应立即通知公司,同时说明理由。公司立即修复上述缺陷并保证其符合合同约定,并再次送交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检验。

4.调试交付阶段

(1)组建一个竣工工程质量达标的检查小组,按照标准、要求,实施收尾、整改等事宜。

(2)做好智能化工程质量记录、评定等资料收集、整理、装订工作,报上级部门核验。

(3)按规定的要求,落实好竣工保修,服务等工作。

三.分部分项施工质量的检验把关

主要是加强项目部和现场班组的自检和互检,严把质量关。

分项工程完工后,在班组自检的基础,由施工作业队队长主持组织专业工程师、质量检验工程师人员参加检验,检查完后填写检验评定表一式两份,质量检验工程师和施工班

组各存1份,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反馈改正结果。

分部工程完工后,由质检部门负责主持,专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作业队队长参加,由质量工程师填写分部工程检验评定表,质检评定表一式三份,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施工作业队各存一份,做到有依有据,对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除限期无条件整改外,还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

四.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做好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做到善始善终。

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收尾工程清理工作,通过竣工前的预验收,找出漏项或需修补的工程,及时安排施工,并做好竣工工程的成品保护,以提高工程一次成优率,减少竣工后返工整修。工程经自检、互检后,与建设单位或其代表、监理工程师或其代表、设计单位进行正式的验收交接工作。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最终检验和试验规定,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全面验证。

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进行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

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应对建筑产品采取防护措施。

工程交工后,项目经理部应编制符合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撤场计划。

五.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意识

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规范、规程、标准等,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及操作能力,施工现场悬挂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宣传教育标牌,使每一位工人都知道本工程的质量要达到的目的,时刻有质量意识感。

六.保证材料和设备质量

一个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原材料是关键,只有合格优良的材料设备才能建起高质量的工程。在本工程中,主材的采购征得业主的同意,采购大厂的合格材料。设备材料进现场,堆放整齐,有制度、有规定、专人管理,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全面正确,库容整洁。需进行复检的原材,进现场后和监理方共同对原材抽样,专人送试验室复检,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材料、设备合格证(出场质量证明)、进场验收记录、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完整,数据齐全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内容填写正确,分类整理规范,审签手续完备。

第二节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一样而成为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的原因很多,涉及面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的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生产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质量通病。

对质量的通病的防治,同样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方能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目的。以下就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举例阐明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成立消除质量通病组,由公司质检部经理担任组长,质量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部各工班班长为消除质量通病组成员。对出现质量通病部位,找出原因,及时制定消除空、裂、渗、漏、堵、粗、污等质量通病的具体方案,及时有效地杜绝由质量通病产生的质量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