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城市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浅论城市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来源:吉趣旅游网


浅论城市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摘要:城市建筑在不断追求高度的同时,也日渐向地下空间发展。诸如:地下车库、设备机房、地下购物广场等,因此地下室结构的工程质量是多数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常见结构施工质量通病有多种表现:砼外观缺陷、砼结构裂缝、渗漏水等。地下室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上层建筑的稳固、实用、提高人们的日常居住安全感、舒适度、满意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地下室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通病成因,探讨其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地下室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水平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Abstract: urban construction in constant pursuit of height, but also increasingly to the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Such as: underground garage, equipment room, underground shopping plaza, so the basement structur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a issue for most people. Comm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have a variety of performances: concrete appearance,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 defects, such as leakage. The bas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to the superstructure of the firm, practical, improve People’s Daily living security,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has a very positive rol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bas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mmon causes of quality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bas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level has a good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the base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一、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其原因分析

砼外观缺陷

地下室结构拆模后,常见砼的外观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露筋、尺寸偏差过大等。这类施工质量缺陷除了受砼材料的因素影响外,主要是因为地下室结构的梁、柱、墙、基础等连接节点较多,钢筋较密集,如梁面、梁柱节点的受力钢筋较密,施工时箍筋安装较困难,梁、板、柱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垫卡也极易放置不当,影响模板安装,造成结构构件砼保护层厚度偏小(造成露筋)或偏大(造成胀模)。

砼结构裂缝

砼结构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砼本身原因,由于地下室结构所处的特殊位置,一般所用的砼强度等级和防渗等级都较高(C30以上),单

位水泥用量、标号也较大,砼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凝缩、砼中自由水分蒸发所产生的干燥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差收缩,如筏板基础裂缝,主要是因为筏板基础多为大体积砼,,一次性浇筑砼方量多,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难以散发,底板混凝士中心温度急剧升高,与外部环境产生很大温差,导致中心砼与表面砼产生过大温差,而底板与其下面的地基面之间未采取滑移措施,底板同时又受四周基坑的约束,因而地下室底板不能自由伸缩,当在这种温差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温度应力或温度变形超过砼当时的抗拉强度或极限拉伸值时,就会导致砼开裂。另外地下室外墙裂缝主要表现为收缩裂缝,它是化学凝缩、干燥收缩、温差收缩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地下室外墙是一个很长的连续结构,并且与地下室底板连成一体,且有些地下室外墙紧靠基坑壁,使地下室外墙受到很大约束,因而在砼收缩过程中整个地下室外墙结构不能随之自由伸缩,从而导致裂缝产生这些原因产生裂缝是较难避免的;二是施工原因造成的裂缝,如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不当,对后浇带及施工缝、伸缩缝的处理不当或施工中未按正常的施工顺序进行砼浇筑或因供应砼能力不够,导致施工中产生了施工冷缝又未严格按施工缝的处理要求进行及时处理,施工养护不良,拆模时砼强度不足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上部结构荷载相差过大等,这些原因产生的裂缝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

渗漏水

地下室渗漏水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造成:

墙体、底板开裂

上述第2点所述结构裂缝产生以后,若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处理(必要时甚至需返工),势必对地下室防水性能造成影响,容易造成地下室渗漏水。

洞口套管处理不当

由于现代建筑设计更加人性化、使用功能更加完备和美观要求更高,地下室结构通常有较多的穿梁、穿板、穿墙设备管道需要预留、预埋,通常设计单位都会在各专业(如供排水、电气、燃气专业)施工图中对于预留、预埋套管(穿设备管道用)的材质、平面位置、标高、规格予以明确,但若由于设计原因(如设备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不充分)或施工原因(如结构钢筋密集,套管放置困难)造成所埋设的套管不能使用或数量不足,必须后开孔甚至还需开洞口并进行结构补强处理,这些后开孔部位施工质量较难保证,容易形成渗漏水点,地下室外壁有许多管道穿过,管道外皮不洁净、预埋件安装前或油渍未清除干净,影响了与砼的粘结出现缝隙而渗漏水。

后浇带、变形缝处理不当

为了释放应力,地下室结构施工中通常会设置后浇带,但是在后浇带二次施工中暴露面凿毛不充分、带内垃圾清理不干净、以及新浇捣之砼的收缩等,很容易在后浇带处形成通缝造成渗漏水,另外各种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处也

较易出现渗漏水,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约有60%~70%的变形缝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渗漏现象,一般多发生在变形缝下部或墙体与底板的转角处,这些渗漏多是未按设计图纸或图集大样的要求施工和未做好基层清理造成的。

穿墙螺栓端部处理不当

地下室墙体拆模后,需截断用于支模定位的穿墙螺栓外露部分,通常做法是将对拉螺栓根部周边砼剔凿出20mm左右深15mm的凹坑,用气焊烧断螺栓端杆,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凹坑,但由于墙体砼强度较高,剔凿凹坑较困难,而且穿墙螺栓数量众多,现场施工时很难确保对拉螺栓杆端部完全按照上述做法处理完毕,往往是大量螺栓头外露,这些外露的螺栓头不但能破坏柔性防水层而且由于没有防水砂浆保护极易引起螺栓的锈蚀造成渗漏水。

其他原因

由于设计不合理,如底板的厚度变化过大而没有采用刚度过渡的设计、桩基的设计不合理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开裂渗漏水;在桩顶位置,桩与底板之间的材料差异、桩头伸入底板破坏卷材的连续性都会造成地下水的渗漏;砌体砂浆不饱满、砂浆强度不足以及防水材料的选择不当造成墙体的渗漏。

二、地下室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通过多年工程实践及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应着重在如下几方面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砼质量控制

对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严格水泥的品种和用量、砼强度等级、防渗等级、配合比、水灰比、外掺料、外加剂,坍落度等技术指标的控制,确保合格的砼用于结构浇筑。严格抗渗砼配制的专题试验,待合格后,按所确认的配合比进行配制,即使采用掺外加剂法,还要采用粗,细骨料两级配配制砼,以提高砼比重,增强其结构抗渗能力。另外,选择性能良好的膨胀剂,还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水泥用量>300kg/m3,砂率宜为35--45%,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40mm。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对钢筋、模板、砼工程的施工过程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梁、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不小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梁柱垫块应垫于箍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垫块上应预留固定铁丝。梁柱节点箍筋可用直径12mm的钢筋段在柱侧与节点箍筋点焊成钢筋笼,随绑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

位置。模板拼装应平整、紧密、缝隙应小于2mm,且支撑牢固,夹具夹紧,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着重检查空间位置(标高、平面位置)、垂直度、平整度和密闭性,防止胀模、跑模、漏浆等现象发生。由于地下室离周边地面距离较近,模板安装后,在后续钢筋安装工程、水电预留预埋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人员鞋底和材料夹裹较易带入泥沙等杂物,为防止砼出现夹渣现象,在柱、梁柱节点、砼墙以及楼梯板的模板安装施工时均应在容易汇聚施工垃圾的根部预留100mm*100mm的垃圾清扫出口,模板清洗完成后再予以封孔,垃圾清扫出口按下列要求留设:(1)在每一柱、梁柱节点根部,留设一个垃圾孔;(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3)砼墙每3mm留一个垃圾孔。同层结构构件宜连续浇筑,砼墙柱在浇筑砼前,应在其底部先浇筑50~100mm厚与砼内水泥砂浆成分相同的填底砂浆,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墙柱根部砼的蜂窝、烂根等质量缺陷。

做好后浇带、变形缝、施工缝处理

按设计图纸或图集中大样的要求做好后浇带、变形缝施工,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做成企口并增设钢板止水带,做法是在底板砼浇筑完毕,板墙起台时,将已加工定型的钢板焊接连接后,插入榫头。钢板焊接要求满焊,钢板带埋入砼上下各一半,施工后起到增加渗水路径作用达到防渗目的。施工缝及后浇带表面处理时,砼强度必须大于1.2N/mm2,清理工作包括:清楚杂物、松动石子、凿毛后浇接触面、浇水湿润。

做好穿墙螺栓、穿墙套管处理

通常地下室外墙施工中不但要采用加焊止水环片的对拉螺栓,而且要在对拉螺栓与模板内侧接触处套15mm厚成品楔形硬质胶圈,这样砼浇筑完毕,模板拆除后,可以较为轻松的剔凿对拉螺栓根部的该胶圈,形成规则的小凹坑,用气焊烧断外露螺栓杆后,即可用防水砂浆封堵抹平凹坑。笔者所在单位:广东南粤集团作为管理建设单位承建的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文化交流中心、体育馆、中央行政楼等工程的地下室均采用此办法,较好的解决穿墙螺栓端部渗漏隐患。对于穿墙管道处留置套管,对于其位置、标高、规格一定要对照设计图纸认真复核,现场埋设时若遇埋设困难需偏移位置时,一定要取得设计的认可,避免返工和后开洞口,常用的刚性套管必须加焊止水环,浇筑时套管周围砼要振捣密实。

做好砼的养护

对于地下室大体积砼易出现的收缩裂缝,除在配合比选定上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外,在设计中采取外侧加密横向钢筋、施工中严格控制坍落度等措施外,后期的养护也至关重要。对于已浇筑完成的砼应在终凝后对其加以覆盖加以淋水养护,淋水的次数应能够使砼处于湿润状态,注意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淋水,对于有掺有缓凝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小 结

总之,严格工序质量控制,防治质量通病,做好地下室结构施工,能较好地确保地下室的防水工程质量,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降低建筑物维护保养费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伟良.地下室防水设计及施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

2 甘霖.地下室砼墙裂缝控制及处理方法.山西建筑,2009(9).

3 黎屹.探讨地下室防水设计与施工措施.广东科技,2007(S1).

4 周建光.地下室混凝士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山西建筑,200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