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2. 高频辐射的频率范围为100kHz~30MHz。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超高频辐射的频率范围为30MHz~300M Hz。
3、判断工作场所是否为高温作业时,需根据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分级、WBGT数值和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综合考虑。
4. 粉尘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粉尘分散度测定有滤膜溶解涂片法和自然沉降法两种方法选用。
5.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 dB(A)的噪声称为脉冲噪声。
二、判断题
1.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
2.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任意一次接触均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错)
3.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根据化学物质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对)
4. 解吸效率是衡量解吸程度的指标,指被解吸下来的待测物量占固体吸附剂上吸附的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对)
5.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有高气温、或伴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情况下,WBGT指数超过25℃的作业。(错)
6. 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吸附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气体和
蒸气,吸附容量大,吸附力强。(对)
7.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对)
8. 呼吸性粉尘的采样曲线有两种,我国采用的是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B 曲线。(对)
9.进行个体采样时,应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个体采样对象(错)
10.个体粉尘采样器既可以采集总粉尘,也可以采集呼吸性粉尘。(对)
三、单项选择题
1.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大于等于(B)的作业,即为噪声作业
A、75dB(A) B、80dB(A) C、85dB(A) D、88dB(A)
2.预防职业中毒的根本是:(A) A、无毒代替有毒 B、加强通风 C、降低毒物浓度 D、采取综合措施
3.在工作场所空气中,下列哪种毒物呈气溶胶态存在(A) A、铅 B、一氧化碳 C、甲苯 D、1,3-丁二烯
4.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为(A) A、5kV/m B、3kV/m C、10kV/m
D、8kV/m
5.在空气采样时,要带样品空白,其做法是(D)
A、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只需将空气收集器自然平放在采样现场,收集和样品采集相同时间内的自然沉降或自然吸附的化合物本底外,其余操作通样品
B、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与空气采样器连接但不打开空气采样器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C、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不打开空气收集器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D、将空气收集器带到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6.当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C)米设置1个采样点。
A、5 B、7 C、10 D、15
7.测量作业人员超高频辐射的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分别取( B )
A、1.2m~1.5m、1.1m~1.3m、0.7m~0.9m; B、1.5m~1.7m、1.1m~1.3m、0.7m~0.9m; C、1.1m~1.3m、0.8m~1.0m、0.5m~0.7m; D、1.5m~1.7m、1.0m~1.2m、0.4m~0.5m。 四、不定项选择题
1. 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主要包含:(ABDE ) A、采样选点; B、采样时机及频率; C、采样目的; D、采样效率; E、样品空白。
2.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可选择使用(BCE ) A、滤膜增重称量法; B、焦磷酸法; C、红外分光光度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E、X线衍射法。
3. 现场采样和现场检测的实施方案的内容应包括:(ABCDE ) A、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B、采样方式; C、检测时间;
D、采样和检测的地点; E、个体采样对象及人数;
4. 作业现场高温测量时,如果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哪些部位:(BCD )
A、背部; B、头部; C、腹部; D、踝部; E、胸部
5. 下列哪几项可以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ACDE ) A、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B、电子捕获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E、电化学检测器。
6.活性碳管采集有机物后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BC) A、洗脱法 B、溶剂解吸法 C、热解吸法 D、微波消解法
E、酸消解法
答:采样点的选择原则是:
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2)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