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 冯喜金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我省人口的大部分, 此,农民的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省经济的发达 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所以,如何发 展农业经济,对改善我省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事关重大。 显然,在我省广大农村,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这对孙吴地区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事关重大.在文中提出了 一些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5年来,我省农村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 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上,总体上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的发展阶段,在农村利用科学种田方面,已经基本形成 了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使我省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 获得了巨大发展,在国家对农村政策的支持下,我省农民 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精神 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实现我省农村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农村经济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还 要继续努力,要在如下的工作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加 强。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省农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我省农村地 域广泛,沿海农村和东西部地区的农村,还存在很大差距, 在一些贫困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还较低,因此,导致 这些农民思想滞后,科技意识也不强,尤其是在商品意识上 表现的淡薄,也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上缺乏不足的认 识。二是,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农村的管 理体制和职责也不明确。尤其是农村的乡级服务站的管理 模式,由于人、财、物“三权”一并下放到乡镇管理,而业务主 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其他的工作不介入,这不便 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对农业产业的长期性投人不足,再 加上基础的水利化工程规模低,使农村的农业生产的情况 主要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营销和加工企业的组织带 动,农产品市场以家庭经营和民间体私营为主,难以向外地 市场拓展,处于自产自销的状况。我省机械化、标准化、产业 化、特色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五是我省整体耕地面积在逐 渐缩小,而且农业所需的物资的价格也在上涨,导致农业生 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不明显。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了改变我省农村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采取相 应的对策,改变我省农村经济的现状,使我省农村经济尽快 得到提高。具体的措施建议如下。 1、加强地方政府领导与服务体制建设 132 在我省农村,要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提高农村的服务 体制建设。要发挥县三级干部的积极性,要求县委县政府和 县直各相关部门积极深入到村级部门,帮助各乡、镇、党委 政府的三农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签订农村经济发展责任状, 要明确每个部门的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同时,要将农村经济 发展的指标任务落实到人头上,要与承包干部的年终考核 奖惩联系起来,实行每个技术干部都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和任务。且实行个人责任制,对干部的考核也要与农村经济 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2、提高农民的科技思想和加大培训力度 农民的科技素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 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迫在眉睫。利用一切资源充分调动农民 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其科技素质,从而为新 农村的建设打好基础。经常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将农民科技 培训始终贯穿在整个农村工作中去,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 生产中的比重,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水平,形 成一批新型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队伍,从而有效促进新农 村的建设。 3、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快信息建设 改善服务条件,就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 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 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材料等远程传播 手段和媒体,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以及农村基层干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促使 农民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4、制定产业发展思路与加速产业建设 要制定产业发展思路与加速产业建设,在确定区域化 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思路时,要按照建龙头、建基地、兴产业、 占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大力培植一批上规模、 上档次、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实体,引导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筑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使资源优势 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增加农 民收人。 5、农村经济发展与优惠政策 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就需要制定优惠政策,这有利于加 大对农业产业投入力度。县、乡两级政府_也应制定特殊优惠 政策,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搞好治水改土,为广大 农民创造优异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努力争取省市各级农 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各级部门要抓好农业产业,做好建设项 目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措施,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 项目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151700黑龙江省明水县通泉乡经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