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提高问题式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问题式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吉趣旅游网
如何提高问题式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摘要:问题式教学课堂一般具有民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等几个基本特征,所以,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从问题式教学实施的前提、问题式教学实施的程序、对问题设计的探讨、提问方式和理答方式的观察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评价、提高。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观察量表

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简称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这种教学模式与新改革的趋势相一致,其基本精神也与课标要求相一致。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因此这种方法被很多老师广泛应用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上。那么,如何判定一节课中问题式教学开展的有效度呢?

问题式教学课堂一般具有民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等几个基本特征,所以,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一)问题式教学实施的前提

1、是否创设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建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决定着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敢想、敢说、敢做,对于问题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们看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要感受和体验这节课中教师对氛围的营造是否到位。

2、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趋势,是否克服了“权威教师课堂”的定势,对问题式教学开展的顺利程度和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影响巨大。所以这部分,我们要看教师的各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意识地践行新课程理念,

3、平时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进行要求和指导。问题式教学的有效落实,学生也要具备相应的素养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予以指导,引导学生克服羞怯、畏惧、茫然、懒散的从众心理,不畏师,不唯师,不唯书,不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学会记录等,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那么我们从一节课中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一位教师平时的要求和铺垫工作做的如何。

4、教学媒体的应用有没有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通过投影或电教手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和强化问题;同样在分析探究这些问题时,必然要用到实物、地图、图片和音像资料等教学媒体,通过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尽快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起到良好的情境铺垫作用。

5、对学情要充分了解。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问题的设计、互动形式的选择等等,否则就会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要么缺乏新异,要么流于形式,影响教学效果。虽然我们每节课力争让学生去思考,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见得一节课中

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教师的讲述也不完全等于灌输。我们在为问题设置指示对象时,也要充分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为什么选他、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

(二)问题式教学实施的程序

问题式教学模式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教师根据立意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感悟、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学生通过教师设计创设的问题情境,自主学习发现并生成疑惑,运用已有知识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三是前两者的综合体。我们一般在教学过程展开时,决大部分是采用第一种形式,一教师的导为主,只是偶尔应用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形式最难达到,也因为第二种形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多是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产生新问题,不断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新问题。

(三)对问题的设计进行探讨

1、提出的问题是否与学生的层次相匹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学习及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应用到课堂提问中,则应该注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思维力度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应坚决避免只提学优生, 不提学困生;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 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部分学生进行惩罚性提问, 给学生难堪的现象出现。另外,问题设计的数量也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层次变化。

2、提问是否以创造性的发问为主,且是否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来

设置。创造性发问与一般性发问有很大区别,一般性发问往往是一些关于“是什么”“有什么”的疑问,是一种单纯的了解事实、学习知识的问题。这种问题的解答往往只要在已知或既有的知识中进行选取、判断或简单的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不求新求变,有些问题甚至只要求用一个字如“对”或“错”、“是”或“不是”、“有”或“没有”来回答。而创造性发问则是一些关于“为什么”“怎么做”等较深入的问题,能引发人们思考事物的原理和本质,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激发学生钻研教材,探求真知的动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四)关于提问方式和理答方式的观察

1、问题的方式是否多种多样。如变换着采用直问、曲问、正问、反问、追问等。当我们用一种提问类型难以达到好的效果时,不如换一种提问方式,比如当我们直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时,学生思路受阻,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方式,用“如果不是……会怎么样”的曲问方式进行引导,或者对问题进行分解追问,往往可以收获“柳暗花明”的效果。比如在习题讲评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先不忙于正面解答,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自主得出答案;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够明确的、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分解学生的问题,就学生问题对学生进行再提问,使的学生的问题变的容易和清晰;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疑问后,进而抓住机会再提出深入的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2、对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了建设性的评价。如果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便不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及时改进自己

的学习方向,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性,不利于促进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使整个教学环节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更不能把问题上升为对集体的指导,把问题印向深入思考和对以后教学过程的促进。因此,评价环节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它关系着一个问题、一位同学、一个班级、一种方向的发展性的创建问题。

总之,问题式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避免评课的随意性,在相对统一的标准下更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有利于在与教师的交流合作中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