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1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1

来源:吉趣旅游网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

通过欣赏,学生将会掌握一种表现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方式方法,提情感态度 高学生认识和观察描绘对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教学目标 与价值观知 热爱优美校园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知识与技能 学生的欣赏表达水平,学习与探究建筑物的透视规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达方法与规律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掌握平行、成角透视知识,在欣赏和观察校园的过教学重点 程中获得知识,能够较为全 教学难点 面地认识立方体和建筑物的透视规律 教学方法 课 型 教 组织教学 导入 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 合作探究 造型•表现 教学用具 教 师 活 动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欣赏图片 一、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作品是如何表现景物空间的?” 展示PPT课件(分析、讨论) 1.出示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密德尔哈尼斯的林阴道》 2.展示带有透视线的作品《密德尔哈尼斯的林荫 欣赏 学生讨论并回答。 多媒体 PPT 学 生 活 动 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优美校园过程中,学会用透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学 讲授新课 过 道》,教师总结并阐述这件作品是运用了透视规律来表达景物空间的。 二、提问:什么是透视画法?透视的分类是怎样的? 教师讲解: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变形,根据透视的特点,可以将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种。 1.展示PPT课件:与学生分析学习平行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平行透视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探究平行透视的规律特点。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 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请同学们总结出平行透视规律。 程 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 展示学生运用平行透视方法的绘画作品。 2.展示PPT课件:教师与学生分析学习成角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成角透视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探究成角透视的规律特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的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 成角透视所有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没有变化。不过较中间的垂直线比相对两侧的垂直线 较长一些,这样的“近长远短”符合透视的规律。 请同学们总结出成角透视成角透视是最符合正常视觉的透视,也最富立体感。 展示学生运用成角透视方法的绘画作品。 3.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讨论比较总结平行规律。 本课小结 校园写生 板 书 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样的消失规律?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总结: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一、通过课件展示安排学生练习。 1.展示两幅学生便于利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方法表达的校园图片,安排练习。 作业要求:用线条来表达作业。 2.展示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作业。 教师给予肯定而中肯的评价。 四、教师进一步展示课件中的优秀学生作业和当堂的学生优秀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校园写生 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学生分别练习。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 描绘我们的校园 设 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