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练习 - 答案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练习 - 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运用市场法时选择3个及3个以上参照物的目的是( C )。参考教材35页的内容。 A.为了符合资产评估的 B.为了体现可比性的要求

C.排除参照物个别交易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D.便于计算

2.被评估资产甲生产能力为60 000件/年,参照资产乙的重置成本为5 000元,生产能力为30 000件/年,设规模经济效益指数X取值1.0,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 )元。 根据教材63页公式2-32计算得出。 A.7 300 B.6 500 C.7 212 D.10000 。

3.运用成本法评估一项资产时,若分别选用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则应当考虑不同重置成本情况下,具有不同的( A )。 A.功能性贬值。

B.经济性贬值

C.收益性贬值 D.实体性贬值

【答案解析】:二者的功能性贬值的差额就是“第一种功能性贬值”(超额投资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当使用更新重置成本时,没有这项贬值,但是使用复原重置成本时,有这项贬值;一般当两种重置成本都能够获得的时候,应该选用更新重置成本。

4.截至评估基准日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和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的比值小于1时表示( C)。 参考教材66页 A.满负荷运转 B.超负荷运转 C.开工不足。 D.与资产负荷无关

5.被评估资产年生产能力为100吨,参照资产的年生产能力为160吨,评估基准日参照物资产的市场价格为20万元,由此确定的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为( D )万元。 A.40 100/160×20=12.5(万元)。 B.5 C.8

D.12.5 。

6.实际已使用年限和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关系为(A )。 A.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 B.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C.二者没有关系

D.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答案解析】:见教材66页。B选项是正确的,但和题意不符,没有体现实际已使用年限和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关系。

7.某进口汽车的到岸价为60万元人民币(其中离岸价为40万元人民币),关税税率为50%,消费税税率8%,率17%,银行财务费率0.5%、外贸手续费1%、车辆购置附加费费率7%,则汽车的成本最接近于( A )万元。 A.122.1 。 B.119.6 C.122.2 D.120

【答案解析】:60×(1+50%)×[1+(17%+8%+7%)/(1-8%)]+40×0.5%+60×1%=122.1(万元)。

8.某项资产购建于2007年,账面原值为10万元,于2010年评估,若以取得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00%,评估时定基物价指数为140%,该资产最可能评估值为( C )元。 A.120 000 B.150 000 C.140 000 。 D.110 000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41页的公式,评估值=10×(140%/100%)=14(万元)。 10.被评估对象为2007年购入的一台设备,评估基准日该设备与目前相同生产能力的新型设备相比,需多用操作工人4人,每年多耗电40万度。如果每名操作工人每年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为2万元,每度电的价格为0.6元,设备尚可使用4年,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 B.76 。 C.87 D.101

【答案解析】:功能性贬值=(4×2+40×0.6)×(1-25%)×(P/A,10%,4)=76.08(万元)。

11.下列不属于收益法的基本参数的是( D )。 A.收益额 B.折现率

C.收益期限 D.重置成本

【答案解析】:见教材50页。

14.关于成本法的前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D )。

A.成本法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即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贬值来反映资产的价值

B.从相对准确合理,减少风险和提高评估效率的角度,把继续使用作为运用成本法的前提是有积极意义的

C.采用成本法的前提要求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 D.对于非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不可以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 。

【答案解析】:对于非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如果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需要对成本法下的基本要素做必要调整。

16.某收益性资产,使用年限为30年,年收益为20万元,折现率为10%,其评估价值最接近于(C)万元。 A.170 B.180

C.188 。 D.200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52页公式2-15得出。

17.重新购建设备一台,现行市价为每台300 000元,运杂费2 000元,装卸费1 000元,直接安装成本1 000元,其中材料成本500元,人工成本500元。间接安装成本为800元。则该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C )元。 A.300 000 B.303 000

C.304 800 。 D.305 000

【答案解析】: 直接成本=300 000+2 000+1 000+1 000=304 000(元)

间接成本=800(元)

所以重置成本为304 800元。

18.关于评估方法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C )。参见教材72页。

A.资产评估方法具有多样性,评估人员应该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从而有效的完成评估任务

B.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机械的按某种固定模式或顺序进行选择

C.对某项资产只能采用一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D.不论选择什么评估方法都要保证评估目的、评估时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和条件与评估所使用的数据参数,及其评估结果在性质和逻辑上的一致性

19.被评估对象为某企业的无形资产,预计该无形资产在评估基准日后未来5年每年的收益维持在120万元的水平,并在第五年末出售该无形资产,经专家分析认为,该无形资产在第五年末的预期出售价格约为200万元,假设折现率为10%,该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最接近于( B)万元。 A.455 B.580 。

C.655 D.1 324

【答案解析】:评估值=120×(P/A,i,n)+200×(P/F,i,n)=120×(P/A,10%,5)+200×(P/F,10%,5)=120×3.7908+200×0.6209=4.90+124.18=579.08(万元)。 20.评估某企业,经评估人员分析预测,该企业评估基准日后未来3年的预期净利润分别为200万元、220万元、230万元,从未来第四年至第十年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230万元水平上,企业在未来第十年末的资产预计变现价值为300万元,假定企业适用的折现率与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最接近于( B )万元。

A.1 377

B.1 493 。 C.1 777 D.1 900

【答案解析】:本题需将收益分3段计算 第一段:第1~3年,使用复利现值系数计算:

P1=200×(P/F,10%,1)+220×(P/F,10%,2)+230×(P/F,10%,3) =200×0.9091+220×0.82+230×0.7513 =536.427(万元)

第二段:第4~10年,使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计算,然后使用复利现值系数将其折现到第一年年初:

P2=230×(P/A,10%,7)×(P/F,10%,3) =230×4.8684×0.7513 =841.25(万元)

第三段:将第十年末的预计变现值300万元,使用复利现值系数将其折现到第一年年初: P3=300×(P/F,10%,10) =300×0.3855=115.65(万元)

评估值=P1+P2+P3=536.427+841.25+115.65 =1 493.327(万元)。

23.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C )。 A.技术水平相同 B.制造标准相同

C.价格水平相同。 D.材料消耗相同

【答案解析】:见教材58页,两者都是以现行价格水平来购建的。 24.以下贬值属于经济性贬值的是( C )。

A.由于使用及自然力作用导致资产的物理性能损耗造成的贬值 B.由于技术进步引起资产的功能落后造成的贬值

C.由于外部条件引起的资产闲置,收益下降所造成的贬值 。

D.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使得资产建造成本低于原建造成本所引起的贬值

【答案解析】:见教材59页。选项A属于实体性贬值,选项B、D属于功能性贬值。 25.某被评估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 000台产品,每台正常市场售价为1 000元,现因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要保持10 000台生产能力,每台售价只能达到800元,该生产线尚可使用三年,折现率为10%,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该生产线经济贬值最可能为( A )万元。 A.373 。 B.497 C.1 D.288

【答案解析】:收益年期有限,资本化率大于0时的计算公式2-15,则该生产线经济贬值=10 000×(1 000-800)×(1-25%)×(P/A,10%,3)=373.04(万元)。 二、综合题

1.某企业将某项资产与国外企业合资,要求对该资产进行评估。具体资料如下:

该资产账面原值270万元,净值108万元,按财务制度规定该资产折旧年限为30年,已

计提折旧20年。经调查分析确定:按现在市场材料价格和工资费用水平,新建造相同的资产的全部费用支出为480万元。经查询原始资料和企业记录,该资产截止评估基准日的法定利用时间为57 600小时,实际累计利用时间为50 400小时。经专家估算,该资产还能使用8年。由于技术落后,设计不合理,该资产耗电量大,维修费用高,与现在同类标准资产相比,每年多支出营运成本3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率为25%,假定折现率为1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成本法对该资产进行评估。(计算过程中数字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1)计算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50 400/57 600×100%=87.50% (2)确定成新率:成新率=8/(20×87.5%+8)×100%=31.37% (3)确定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3×(1-25%)×(P/A,10%,8)=2.25×5.3349=12.0035(万元) (4)由此可以确定评估值:

评估值=480×31.37%-12.0035=138.573(万元) 该资产的评估价值为138.573万元。

2.甲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根据企业过去经营状况和未来市场形势,预测其未来5年的收益额分别为130万元、14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和150万元。第5年以后每年的收益为160万元。根据银行利率及经营风险情况确定其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分别为10%和11%。 要求:

试采用年金资本化法确定该企业的重估价值。(计算过程中数字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1)首先将未来5年的收益额折现求和:

P=130/(1+10%)+140/(1+10%)2+110/(1+10%)3+120/(1+10%)4+150/(1+10%)5

=130×0.9091+140×0.82+110×0.7513+120×0.6830+150×0.6209 =118.1830+115.6960+82.30+81.9600+93.1350 =491.6170(万元)

(2)求第六年以后的收益额的现值:

P2=(160/11%)/(1+10%)5=903.1583(万元) (3)确定该企业评估值:

评估值=491.6170+903.1583=1 394.775(万元) 因此,该企业的评估值为1 394.775万元。 提示:注意折现率和资本化率使用上的差别 3.某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根据企业过去经营状况和未来市场形势,预测其未来5年的收益额分别为13万元、14万元、11万元、12万元和15万元。第5年以后每年的收益为16万元。根据银行利率及经营风险情况确定其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分别为10%和11%。 要求:

试采用年金资本化法确定该企业的重估价值。(计算过程中数字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永续经营情况下:

(1)首先将未来5年的收益额折现求和:

P=13/(1+10%)+14/(1+10%)2+11/(1+10%)3+12/(1+10%)4+15/(1+10%)5

=13×0.9091+14×0.82+11×0.7513+12×0.6830+15×0.6209 =11.8183+11.5696+8.23+8.196+9.3135 =49.1617(万元)

(2)求第六年以后的收益额的现值:

P2=(16/11%)/(1+10%)5=90.3158(万元) (3)确定该企业评估值:

评估值=49.1617+90.3158=139.478(万元) 因此,该企业的评估值为139.478万元。 提示:注意折现率和资本化率使用上的差别。 50年经营情况下:

(1)首先将未来5年的收益额折现求和:

P=13/(1+10%)+14/(1+10%)2+11/(1+10%)3+12/(1+10%)4+15/(1+10%)5

=13×0.9091+14×0.82+11×0.7513+12×0.6830+15×0.6209 =11.8183+11.5696+8.23+8.196+9.3135 =49.1617(万元)

(2)求第六年以后的收益额的现值:

P2=(16/10%)×[1-1/(1+10%)5]×[1/(1+10%)5]=16×(P/A,10%,45)×(P/F,10%,5)=16×9.8628×0.6029=95.1405(万元) (3)确定该企业评估值:

评估值=49.1617+90.3158=144.30(万元) 因此,该企业的评估值为144.30万元。

提示:注意折现率和资本化率使用上的差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