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

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带答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每小题1分,共6分.)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3.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生物体各个结构也是非常严密的.如图有关各结构的关系的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4.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第 1 页

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清晰 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口腔上皮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素食为主的人,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 B.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HIV病毒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细菌能够用来保护环境,城市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D.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芽孢”是有些细菌的生殖方式 B.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D.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7.我市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朝气蓬勃的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回答:

第 2 页

(1)“阳光体育”活动需要氧气和能量.学生跳绳时通过呼吸作用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一生理过程主要是在细胞中的 完成的.

(2)与此相适应,图甲表示运动中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 和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的速率加快.

(3)图乙中,血液经过[①] 和[②]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经过[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A] .

(4)人体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发生的反应是规律的:如下课听广播响起时会跑去操场集合,遇人多会小心避让.人跑步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体呼吸、心跳相应加快等,这些反应的规律性表现在:人体能调节 ,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5)“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 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8.豌豆既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一种优良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皱粒豌豆是圆粒豌豆的DNA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在遗传学中,这种变异为 .

(2)与人不同,豌豆植株是雌雄同体,因此豌豆细胞中 (填“有”或“无”)性染色体.

(3)干旱影响豌豆发育,降低产量.现在,科学家试图把蚕豆的抗旱基因转移

第 3 页

到豌豆中,以培育抗旱型豌豆品种,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科学家将移植到豌豆细胞中的抗旱基因破坏后,培养出的豌豆不再能抗旱,这一事实说明 .

(4)用高茎碗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子二代中出现矮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子二代中高茎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5)将两株高茎豌豆杂交,收集全部种子共672粒种子,后代出现部分矮茎豌豆.假如所有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理论上共有矮茎豌豆 株.

三、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

9.当你身临禾苗青青,麦浪滚滚的美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1)图中所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要组成完整的麦田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 (3)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昆虫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 的. (4)绝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5)小麦叶锈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 和完整的细胞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给其他生物,

第 4 页

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 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10.图1为小麦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

(1)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断叶所属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 .

(2)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②代表的气体是 .[A]是能量转换器,此处进行的生理活动实质是 .

(3)图2哪项能正确表示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的情况?

把等量的小麦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经8

小时后,对容器中氧气产生量进行测定,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植物

器官 光的颜温氧气产生量容器

第 5 页

小麦

红 绿

度℃ 22

(mL) 120 15 0

1 2 3

(4)若要探究光的颜色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 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5)若用1和3两组容器设计对照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

第 6 页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每小题1分,共6分.)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考点】88: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C6:心脏的结构. 【分析】1、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4、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解答】解:A、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

第 7 页

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A正确;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B错误;

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C正确;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考点】E6: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两个大脑半球.

(2)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3)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 (4)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

第 8 页

【解答】解:A、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A错误.

B、成人有意识的排尿,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C错误.

D、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正确. 故选:D

3.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生物体各个结构也是非常严密的.如图有关各结构的关系的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71:种子的结构和成分;38: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7D:花的结构;K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的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体,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解答】解: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乳不是胚的一部分.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

第 9 页

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不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B错误.

C、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有花药、花丝,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不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C错误.

D、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但细胞不能直接构成人和动物体,它先形成组织,再形成器官,再形成系统,然后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D正确. 故选:D

4.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26倍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清晰 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口腔上皮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

【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首先是物像比实物要大;其次是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解答】解:A、图中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为10×16=160倍,A错误; B、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故B正确;

第 10 页

C、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是因为乙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比甲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大,C错误;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有:最外面是细胞膜.D错误.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素食为主的人,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 B.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HIV病毒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细菌能够用来保护环境,城市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D.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

【考点】LH: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R3: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R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RA: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生物常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人的正常视力,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中,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以素食为主的人,也不患夜盲症.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HIV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艾滋病病毒其作用,

第 11 页

对其它病毒不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C、某些甲烷杆菌等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符合题意.

D、病原体是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芽孢”是有些细菌的生殖方式 B.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D.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考点】L6: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E5: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芽孢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休眠体;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解答】解:A、细菌的生殖方式是生殖.芽孢是某些细菌形成的一个休眠体,不是生殖方式,符合题意.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不符合题意.

第 12 页

C、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不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实质上是指基因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7.我市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朝气蓬勃的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回答:

(1)“阳光体育”活动需要氧气和能量.学生跳绳时通过呼吸作用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一生理过程主要是在细胞中的 线粒体 完成的.

(2)与此相适应,图甲表示运动中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 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的速率加快.

(3)图乙中,血液经过[①] 肾小球 和[②]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经过[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A] 右心房 .

第 13 页

(4)人体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发生的反应是规律的:如下课听广播响起时会跑去操场集合,遇人多会小心避让.人跑步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体呼吸、心跳相应加快等,这些反应的规律性表现在:人体能调节 生命活动 ,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5)“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 心理健康 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考点】9B: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CM:肺泡内的气体交换;D4:尿液的形成;EF: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Q1:健康的概念. 【分析】图示所示的A、B、C、D分别为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图示甲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图示乙表示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据此解答.

【解答】解:(1)线粒体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图甲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图甲表示运动中为了获得大量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在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的速率加快.

(3)图示乙表示肾脏的结构功能单位: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肾小管时,原尿中含有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他没有被重吸收的成分,从肾小管流出,成为尿液.由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

第 14 页

A右心房.

(4)人体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发生的反应是规律的.如下课听广播响起时会跑去操场集合,遇人多会小心避让.人跑步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体呼吸、心跳相应加快等,这些反应的规律性表现在:人体能调节生命活动,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4)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故答案为:(1)线粒体; (2)肺泡壁;

(3)肾小球;右心房; (4)生命活动; (5)心理健康.

8.豌豆既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一种优良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皱粒豌豆是圆粒豌豆的DNA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在遗传学中,这种变异为 可遗传的变异 .

(2)与人不同,豌豆植株是雌雄同体,因此豌豆细胞中 无 (填“有”或“无”)性染色体.

(3)干旱影响豌豆发育,降低产量.现在,科学家试图把蚕豆的抗旱基因转移

第 15 页

到豌豆中,以培育抗旱型豌豆品种,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转基因技术 .科学家将移植到豌豆细胞中的抗旱基因破坏后,培养出的豌豆不再能抗旱,这一事实说明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4)用高茎碗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子二代中出现矮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d表示隐性基因,异.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子二代中高茎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DD或Dd .

(5)将两株高茎豌豆杂交,收集全部种子共672粒种子,后代出现部分矮茎豌豆.假如所有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理论上共有矮茎豌豆 168 株.

【考点】KA:生物的变异;K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P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

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子代只有1种性状,则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没有显示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解答】解:(1)“皱粒豌豆是圆粒豌豆的DNA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是遗传物

第 16 页

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在遗传学中”,这种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

(2)“与人不同,豌豆植株是雌雄同体”,无性别分化,因此豌豆细胞中无性染色体.

(3)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科学家试图把蚕豆的抗旱基因转移到豌豆中,以培育抗旱型豌豆品种,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将移植到豌豆细胞中的抗旱基因破坏后,培养出的豌豆不再能抗旱,这一事实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5)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植株高茎和矮茎的杂实验中发现把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后代(子一代)全部为高茎植株.因此其亲代基因一定是:DD和dd.因此子一代的高茎豌豆的基因来自杂交双方,因此其基因组成是Dd.如图所示:如果将子一代的高茎植株自花传粉,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可能有DD、Dd、dd三种情况.在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分别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如图所示:

性状高矮比是3:1,因此从理论上来讲,672粒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会有矮茎豌豆672/4=168株.

故答案为:(1)可遗传的变异 (2)无;

(3)转基因技术;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DD或Dd; (5)168

第 17 页

三、科学探究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

9.当你身临禾苗青青,麦浪滚滚的美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1)图中所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2)要组成完整的麦田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 (3)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昆虫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 相适应 的. (4)绝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是 有性 生殖.

(5)小麦叶锈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 细胞核 和完整的细胞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第 18 页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4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5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J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L9: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1)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4)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第 19 页

【解答】解:(1)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图中所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图中小麦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要组成完整的麦田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3)“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昆虫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样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因此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4)多数昆虫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因此绝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5)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1)细胞 (2)分解者 (3)相适应 (4)有性 (5)细胞核

(6)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第 20 页

10.图1为小麦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

(1)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断叶所属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 器官 .

(2)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②代表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A]是能量转换器,此处进行的生理活动实质是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3)图2哪项能正确表示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的情况? B

把等量的小麦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经8

小时后,对容器中氧气产生量进行测定,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植物 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22

氧气产生量(mL) 120 15 0

容器

小麦 叶 红 绿

1 2 3

(4)若要探究光的颜色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 1、2 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第 21 页

(5)若用1和3两组容器设计对照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不同器官对氧气的产生有影响吗 ?

【考点】W7: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分析】(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2)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

【解答】解:(1)叶的表皮是保护组织、叶肉是营养组织、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这些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构成叶,可见在结构层次上,叶属于器官.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

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3)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不大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

第 22 页

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正午之前有机物的积累量不变或变化不大,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有机物开始积累,到下午2时左右光合强度达到最大,有机物量达到最多,后光照减弱,光合强度降低,有机物量开始减少,观察图象,B符合题意.

(4)根据题干中的图表可知容器1和2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的颜色”,主要是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植物对于红色光质最容易吸收,而对于绿光,植物基本不吸收.

(4)对于容器1和3中的天竺葵除器官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因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叶绿素,所以提出的问题是不同器官对氧气的产生有影响吗?. 故答案为:(1)器官

(2)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B (4)1、2

(5)不同器官对氧气的产生有影响吗

第 2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