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

来源:吉趣旅游网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抗战时期广播的历史地位与特点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班 级: 指导教师:

填写说明

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1)论题、背景和意义。学生应对论题、选题的出发点、相关背景情况、理论和现实需求、研究成果可能具有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做出简要分析、说明。

(2)研究基础。学生应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准备情况、参与学术研究情况、已发表论文或已完成相关研究情况等做出说明。

(3)研究内容。学生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范围、学术渊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研究要点、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和问题、拟采用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对本论题的适用情况、论文主体框架等做出明确说明,对于课题直接相关的已有成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已有成果存在的不足和研究空间,做出分析和判断,对可能达到的学术目标做出预测。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5)研究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论题制订比较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日程。

4.该报告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保存。 5. 若有关内容所留空间不够,可另加附页。

1.论题、背景和意义 论题:抗日战争时期广播电台的历史作用以及地位问题一直是历史学和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在抗日战争时期,广播电台在全国所占的数量以及覆盖面都比较大,因此它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题以广播电台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活动为例,分析广播电台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历史作用以及地位。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分为三个时期,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在不同时期,广播电台播出的内容不同,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也就不同,有积极的一方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方面。 背景:李泽厚说,20世纪的文化主旋律是启蒙和救亡,但救亡压倒了启蒙。抗日战争是空前的民族救亡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以往的抗战史的研究往往影响着广播史的研究,使抗战时期广播史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烙印,具体表现是突出“红色广播”的研究,淡化广播事业的研究。如何正确评价抗战时期广播事业,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历史观,而且关系到对广播传播规律的认识等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 理论意义:该论题掺杂了历史以及传播的双重领域的话题,相关理论、观点都非常丰富。而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以抗日战争史实为依据,客观的分析了广播电台的作用以及地位,具有一定的学理性。 现实意义:本论题通过研究抗战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总结了广播事业发展的规律,对我国媒介的正确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历史镜鉴。 2. 研究基础 A.平时知识的积累。 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经过系统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认真学习了传播学,新闻学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史,为这个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 个人兴趣所在。平时就喜欢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书籍,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电台的电视剧。如《永不消失的电波》。个人认为这些对于历史的还原有很好的感官效果,更加能够增进研究。 B.收集的相关资料。 研究此问题的专业文章和理论。从写这篇文章开始查阅了相关理论研究文章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共计30余篇。涉猎的著作有赵玉明《中国电视通史》,还有抗战时期的党史研究,周恩来回忆录等。 具体的案例研究。对于周恩来,宋家三姐妹以及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在广播电台的活动进行分析,对抗战的三个时期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电台在抗战时期历史作用和地位进行研究。 C.对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料进行的整合、梳理。 D.指导老师的帮助。论文指导老师提供给我了关于研究这个问题的许多相关背景资料、学术文章、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等。

3.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抗日战争时期广播电台的地位;抗战初期各界知名人士在官办广播电台所做的演讲;抗战相持期官办广播电台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抗战期官办广播电的活动;客观公正的分析史实,评价官办广播电台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 思路框架: 前言(选题的原因、意义) 一、抗战前广播事业的发展 (一)抗战前广播事业的规模 (二)抗战前广播事业的性质 二、抗战时期广播事业发展阶段 (一)抗战初期,广播事业情况 (二)抗战中期,广播管理 (三)抗战末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三、抗战时期广播的功与过 四、抗战时期广播事业的特点及地位 (一)抗战时期广播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二)抗战时期广播事业的地位 结语(总结媒介发展规律,展望广播事业发展、改革未来)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A.综合、分析的方法:本文对传播学、历史学、中过广播电视史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论述,对研究广播电台特点及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合论述,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 B.归纳、演绎的方法:即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解读,整理、演绎出自己的观点。 C.对比的方法:对于不同时期,把官办广播电台的活动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出其自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D.案例分析法:本文对知名人士周恩来,宋家三姐妹,郭沫若等人在广播电台呼吁抗日的活动进行分析,更加能够突出抗战时期广播电台的历史地位。 技术路线: 本文从初期广播电台的建立开始,同时采用归纳、演绎和对比分析法对具体抗战史实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对广播电台在抗战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其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用。同时提出了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5.研究计划 2010年10月起开始收集资料,并对毕业论文进行选题; 2011年1月针对选题进行再次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和视频的,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011年3月初研究文献,构思论文整体框架,理清写作思路; 2011年3月20日前按照模板要求的格式写出开题报告,并交给指导老师; 2011年4月20日前对开题报告细化、完善,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模板所要求格式写出毕业论文一稿,并交给指导老师; 2011年4月25日前对论文一稿调整、修改、补充,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模板所要求格式写出毕业论文二稿,并交给指导老师; 2011年5月5日前对论文二稿调整、修改、补充,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模板所要求格式写出毕业论文三稿,并交给指导老师; 2011年5月18日前对论文三稿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模板所要求格式写出毕业论文四稿(定稿),并交给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意见: 系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二级学院意见: 院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