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内容,以各个有意义的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把“四好”少年的要求融入育人的全过程,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有机渗透,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德育工作新的创新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加强班级管理
(1)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班会和队会的作用。
(2)制定班级激励机制,做好文明班级的评比工作。
(3)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到每位学生身上,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班风。
2.开展“争做四好少年——好行为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4.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主任交流活动。
(二)具体工作
二、三月份:
第一周:2.20——2.26
1.制定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杨莉)
2.举行开学典礼(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3.各班在开学上课第一节举行“我爱母校”的主题班会课,着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各中队辅导员)
4.红领巾广播站新学期开播(陈卉)
5.召开班主任会议(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第二周:2.27——3.5
1.制订“先进年级”评比细节(杨莉)
2.成立班主任沙龙协会(杨莉)
3.开展学雷锋活动(覃兴智、张平利)
4.鼓号队训练
5.组织教师进行专题探究交流:班级物品管理问题
第三周:3.6——3.12
2.竞选班、队干部(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3.举行“我要做文明人”主题班会(各中队辅导员)
4.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5.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第四周:3.13——3.19
1.召开班长、中队长培训会(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2.主题班会:说一说“我最敬佩的人” (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3.召开学生管理交流会: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老师(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4.培训大队干部(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5.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6.组织教师进行专题探究交流:卫生习惯养成问题
第五周:3.20——3.26
1.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2.开展气象日活动(陈卉)
第六周:3.27——4.2
1.学生学习生活指导课: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开启学生心智;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如何矫正(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2.清明革命传统教育(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3.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4.开展“先进年级”评比活动。(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第七周:4.3——4.9
1.收集优秀学生成果资料(班主任)
2.主题班会:做一个爱读书、懂读书的好学生(中队辅导员)
3.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第八周:4.10~4.16
1.优秀家长走进孩子们的课堂(班主任)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3.组织教师进行专题探究交流:仪容仪表问题
第九周:4.17——4.23
1.开展“读书日”活动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第十周:4.24——4.30
1.主题班会:创新始于学习,成功源于努力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3.开展“先进年级”评比活动。(班主任)
4.组织教师进行专题探究交流:学习兴趣培养问题
第十一周:5.1——5.7
1.庆祝开展劳动节活动(班主任)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第十二周:5.8——5.14
1.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班主任)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第十三周:5.15——5.21
1.主题班会: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班主任)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3.开展“先进年级”评比活动。(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第十四周:5.22——5.28
1.组织教师进行专题探究交流:怎样让学生喜欢老师问题?
2. 鼓号队训练(全体训练老师)
第十五周:5.29——6.4
1.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班主任)
2.组织精品学生评选活动(班主任)
3.着手评选沙龙协会优秀会员(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4. 鼓号队比赛(全体训练老师)
第十六周:6.5 ——6.11
1.优秀年级评比(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第十七周:6.11——6.17
1.做好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评比活动。(区丽娟)
2.评选优秀小记者、优秀播音员。(陈卉)
第十八周:6.18——6.22
1.筹备军事夏令营活动。(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2.期末总结工作。(全体政教团队)
3.举行闭学会,进行寒假安全教育。(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4.开展“先进年级”评比活动。(全体政教团队成员)
三、具体安排
1.提升智慧低碳德育工程。以项目引领为方针,在各类研究项目中分别开展优秀项目、特色项目、精品项目评选活动(3月启动、4月申报、5月初审、6—9月评比、颁奖)。
2.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集体评比、主题班会观摩、精品班会课程展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系列活动(9—12月)。
3.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在第一、二批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和所有高中校进行试点,探索创新、总结经验。同时,大力推进后续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全年)。
4.突出课程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为总体要求,推进德育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精品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建设德育课程基地(全年)。
5.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德育活动。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创新学校道德讲堂、仪式教育、缤纷冬日和七彩夏日活动,树立典型,征集身边的感动故事(全年)。
6.配合市做好现代学生海选及素质风采展示活动(3—6月)。
7.重点做好3月的生命教育周活动、9月的民族精神月活动、10月公民教育展示周活动。
8.继续做好贯穿全年的读书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 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1—7月);“好书伴我成长” XX市系列读书活动(全年)。
9.继续做好贯穿全年的科技竞赛类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创建省、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全年)。
10.充分挖掘“精彩育人瞬间”蕴含的德育要素,逐步形成主题鲜明、特色彰显、体现学校核心理念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德育特色活动品牌,做好市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复评工作(全年)。
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0%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开设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在各学段地方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教育。积极创建省、市绿色学校(全年)。
12.开展XX市中小学(幼儿园)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工作(全年)。
新的一年,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__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的一年,我校德育工作重点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支敬业爱岗、廉洁奉献的德育队伍是落实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我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关工委”和“家长学校”的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整合资源,努力建设好“五种”德育队伍,即:一支号召力强、政治素质高的领导者队伍,一支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一支形象良好、素质较高的各类校外辅导员队伍,一支熟悉孩子、德艺双馨的青少年文艺工作者队伍,一支关心孩子、德高望重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工作队伍,努力形成多支素质较高、人数众多、结构合理、各司其职、覆盖面广的德育工作队伍。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要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一是要通过开展研讨活动、论文评选、案例交流等,推动学校品德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品德课程教学质量;二是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要注意渗透德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
3、加强德育基地和德育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要结合本校实际,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工作制度,让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化、特色化。
二、创新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德育载体,经常组织开展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
1、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要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学生、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以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要继续充分开发利用并有机地纳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轨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加强诚信教育。要继续组织师生学习中央、省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诚实守信教育,要将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教师要诚信执教、文明育人,坚持为人师表;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继续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和融合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想品德教师,要自觉地使教育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中的特色和优势,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心理潜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如课题展示、专题研讨、案例会诊、教研沙龙等,力求在范围上进行拓展、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4、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法纪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养成在不同场合应具有的行为习惯。各校要建立健全日常行为习惯检查、考核机制,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等活动,使人人形成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风气。
5、广泛开展“四五”普法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6、抓好抓紧安全教育。继续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用好《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提高安全意识。签订有关责任书,规范安全制度,落实好安全措施,确保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加强教师值日护导工作,提高值日教师责任感,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文明的有益活动,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