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五⑴班现在入学人数有38人,比原来四(1)班人数多2人,其中女生21人。上学期末考试情况:平均分为42分,及格率为30.5%,差生率为47.2%,优生没有人。从此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性不太浓和探索不深入。纪律方面,本班的集体感和尊师爱校,遵守学生规章制度等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体现得较好。但有个别同学纪律松散。有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1、认识负数。
2、多边形面积计算。
3、认识小数。
4、小数加法和减法。
5、找规律。
6、解决问题的策略。
7、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8、公顷和平方千米。
9、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10、统计。
三、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1、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正确地运用。
3、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活动,认真完成练习和作业,及时反馈与弥补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
四、方法与措施
针对学生的特龄特点和本册的重难点。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与措施:
1、教学力求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方法的积累。
3、有步骤地参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探索性与开放性,发展学说数学思维能力。
5、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做到将知识灵活运用。
6、课外对差生给予耐心的指导,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三者成一线的教育教学。
7、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教学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参透倒思想教育的意识。
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