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是医疗和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的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和护理实践中。在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无菌技术操作是护理技术实验中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此项操作看似简单,学生操作起来却总是出现错误[1],为了增强护生的无菌观念,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无菌技术,在无菌技术教学中巧妙地设置一些临床实际情境,加深对无菌观念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加强学生无菌观念,提高了无菌技能教学质量。
1、情境的设置
1.1认真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课前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备课,除准备理论内容外,应结合临床护理和实际生活中收集情境案例材料,如案例图片、案例视频以及文字案例材料等,同时要仔细分析这些材料分别适合什么样的情境,进而将材料进行分类,为设计不同的课堂情境氛围做好准备。
1.2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情境的插入和应用
1.2、1课堂理论授课中情境导入
在讲授无菌技术这一节理论时可用临床实例导入,如一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语言文字、图片或视频)。手术所用器械是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其原因是什么?再如注射、输液中所用物品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给患者进行治疗一定不发生医院内感染吗?(让学生回答),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这第二个环节就是无菌技术,从而引出无菌技术。
1.2.2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影音文件等多种媒体为一身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突破了“1支粉笔、1块黑板、1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趋向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增强教学内容的表达力及直观性,多媒体课件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易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2]。在多媒体课件中把收集到的无菌技术六项基本操作技术正、误图片展示给学生,教师每讲完一个操作,让学生判断正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功能,把操作录像链接到课件中进行播放。
1.2.3实验课中情境的设置
无菌技术实验课通过实物演示、分组练习、随堂测验、结束考试及技能竞赛等方式进行。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均可设置教学情境,如在实物演示中可用一个临床实例引出本次实验的`目的,先逐项演示,再综合演示;在分组练习中逐项学习每一小组有一个情境要求,各小组的临床情境随练习项目不同而不同,最后综合练习。随堂测试和结束考试以抽签来定考试项目,每签上是一个临床情境,学生抽到一个临床意境后,有10—20分钟的准备,首先考虑是某一项无菌技术,还是几项的综合,然后准备用物等待考试。
1.3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
每上完一次实验让学生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仅要求学生写无菌技术操作正确步骤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照正确步骤和方法,结合自己实验课中的表现,找出自己在操作中的错误及原因,总结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和不足,下一次实验课练习中应重点注意和练习问题。
2、体会
2.1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在无菌技术教学中学生存在着思想不重视、认识不明确;无菌技术学而不能致用等问题[3]。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习与生活、临床实际相联系,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现实、有效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2.2教学中教师要溶入情感
教学情境包括两个方面,即“情”和“境”,二者有机结合,构成教学情景。所以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溶入情感,要做到热爱教育事业,要用真情、真爱、真心去投入到教学之中,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要用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上课冷漠,学生听课也就冷漠,如果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如果教师无真情上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和真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和活力。有了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欲望。所以,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
2.3进行情境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在护理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各种临床情境和情感情境或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情境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情境设置的内容来自临床实践和教学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足够的病例、图片和视频资料,才能在护理教学中合理、有效、巧妙地设置情境,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学习的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