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积累并理解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如“惴栗”、“隙”、“趣”、“徒”、“缘”、“斫”、“箕踞”、“际”、“志”以及“而”、“乎”、“其”等,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疏通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首段不直接写西山的妙处,而是通过比较和映衬的手法,展现西山的独特之处。
领会西山之怪特美与作者遭遇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及二者是如何相互映照的,感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此文的阅读,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并将其运用到文学鉴赏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写景的特点,领会作者的人格之美及与西山之美的相互映照,感悟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景物和作者情感的关系,以及文章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三、课前准备
学生上网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被贬永州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课文解析、重点词句解释、作者生平介绍等内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谈话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柳宗元,以及他在被贬谪期间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听师范读: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把握正确读音,并思考文章首段的内容,以及文章如何描写西山的山水。
疏通课文:引导学生疏通课文,理解文章结构,重点解析文章首段不直接写西山的妙处的原因,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比较和映衬的手法展现西山的独特之处的。
深入解读:分析文中景物和作者情感的关系,领会西山之怪特美与作者遭遇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及二者是如何相互映照的。同时,感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多读文言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课时安排
本课内容预计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进行课文的疏通和解读,第二课时则进行深入的文学鉴赏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完成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查找并阅读柳宗元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情感。
以上就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反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