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10月,北京。在“向海图强——万里海疆画展”上,一幅名为《恩师》的国画,引起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画中描绘的是,和平方舟的一位女军医与当年教过的一位外国留学生,联手为到访国民众诊疗的场面。
这名女军医的原型,是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专家李伟红。作为医学交流的一部分,海军军医大学每年都会接收一批外国留学生,他们毕业后像一颗颗友谊的种子,回到自己的祖国,撒向世界各地。
随和平方舟出访,李伟红多次在世界各地遇到自己的学生,师生同堂会诊,治病救人。“看到他们用在中国学到的本领服务社会,我非常开心。”李伟红说。
和平方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超越了国家、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让世界为之温暖。特别是在危难之时,这艘满载友谊的“大白船”的航迹,就如同向世界伸出的友谊之手。
位于西非的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__年8月中旬,一场罕见的泥石流摧毁了首都弗里敦的大片房屋。
疟疾、伤寒、霍乱等流行,和平方舟勇敢“逆行”,来到这里。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泥石流灾民安置点巡诊,并派出分队对灾民临时住所、卫生区域和公共设施进行消毒,将9名重症患者送到医院船上做进一步治疗。
“白天出去接诊、巡诊,下午5点左右开始手术,手术台边上用餐、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态。”和平方舟第3任船长郭保丰说。从靠泊到离开,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工作。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一名塞拉利昂政府高级官员在参观和平方舟后,对中国军人说:“中国永远是塞拉利昂最可靠的兄弟。”
医者仁心,患者至上。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开展医疗服务期间,一位患者的验血报告,让和平方舟护理部主任江有琴倒吸了一口凉气:HIV呈阳性。也就是说,这是一名艾滋病患者。
怀着“救死扶伤”的医者本能,江有琴为患者抽血、打针、化验、治疗,平静一如往常。诊疗结束后,她才发现自己由于神经高度紧绷,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了。
事后,当这名患者再次赶到码头表达感谢时,医院船已前往坦桑尼亚。于是,他不远千里从肯尼亚乘飞机追到坦桑尼亚:“我的家人平时都对我十分避讳,但中国医生竟如此关爱和体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