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欢迎并感谢大家应邀出席复旦大学附属20xx高级中学毕业典礼暨成人礼,共同见证20xx班449名同学生命中重要而庄严的时刻。
我们欢聚一堂,向他们献上我们的双重祝福: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获得复旦附中毕业证,从而完成全部基础教育,走向高等教育的殿堂;同时祝你一切顺利。从今天起,你将年满18岁,成为一个成年人。你具有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资格,可以独立拥有和承担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这是期待已久的时刻。当她终于到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兴奋起来,也有点迷茫和失望。时间去了哪里?你第一次踏进附中的校门,仿佛就在昨天。为什么是时候说再见了?
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很充实很充实。虽然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来说,回首往事,铭记一生,已经足够有意义了。
在一千多天的附中校园里,可能发生过多少次学生生命中的第一次:第一次住校,第一次离家远行,第一次当众演讲,第一次担任校班会主持人,第一次组织社团活动,第一次写研究论文,第一次上台表演获得满堂喝彩,第一次在运动场上比赛获得奖牌,第一次在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第一次获得奖牌。
当然,也可能有第一次不眠之夜,第一次考试成绩刺眼的红灯,第一次因为误会、激情和狭隘的自尊与同学朋友发生冲突,第一次为了谁也不知道的情绪辗转反侧,第一次为了一首诗、一首歌、一个故事偷偷流下伤心的眼泪。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不是20xx级独有的。每年,同样的故事都会在校园里反复上演。只是主人公变了,除了有关的人,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但请相信,这一切绝不是稍纵即逝的,会是你同学老师心中不可替代的珍贵回忆,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就像孩子对于父母:同样的亲情,却有着不同的故事。
我们和往届校友一样有很多第一,但我们真的只有最后一个:我们是上海3+1高考模式的终结者。经历了20多年的高考,升学模式在我们这一届走到了尽头。随着时代的进步,20xx届自然获得了不一样的历史感:从此,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传统的见证者,轻描淡写地“评价他人的人生”。
过去的一定会过去,该来的一定会来。你的高考结束了。20xx班的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完成升学任务,走向自己的未来,作为母校的老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附中三年的教育培养经验有哪些可以传承的地方?除了成绩和排名,还有什么真正影响我们今天和明天的人生历程?
我觉得复旦附中的校园文化始终传达着这三种精神追求:
尊重和友谊
它不仅是一个人个人修养或生活状态的反映,也代表了一种自由平等的价值选择。把自己与环境(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看作一个合作共同体,和谐共赢,这是现代唯一正确的态度和处事方式。附中教大家理解,分享,分享。
这大概就是所谓“善”的来源吧。我们既不是熊也不是牛。我们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
自主和坚持
有追求,有信心,能有主见,敢于坚持;自信的基础是自律,自强,训练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对未知领域谦虚,对应有的责任自豪,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英雄的意识规划和践行理想,为我而尽,为我而放弃。
这就是附中教的所谓“道理”的精髓。返璞归真,别忘了你的首创精神,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法宝。
服务和快乐
追求快乐,人性,快乐从何而来,是价值观的选择,也是生命赋予的意义和归属;要想永远保持生活的快乐,就要明白服务他人,努力创造才是生活的常态,这样才能既有生活又有正气,既优秀又有自己一直追求的快乐。
这也是附中教授的所谓“美”的真谛:快乐源于付出,而非索取;价值体现在一点点改变世界,而不是拘泥于个人私利。真理不会老去。
学生即将离开母校复旦附中,以全新的姿态开始新的人生历程,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
今天我们以“我们的天空空”为本次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的主题命名。一方面纪念我们共同度过的附中3年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也展望所有同学的未来。大地无边大海无边,天空空无限,让我翱翔吧。
今天我为母校骄傲,明天母校也会为我骄傲。
祝复旦附中20xx届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阳光灿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