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火之谜》有感
近来,老师组织我们学习了《天火之谜》这篇课文。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以前的人们都以为雷暴是“神灵的火焰”。只有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雷暴只是普通的放电现象。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一个“风筝”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他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这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观点,并加以证明的精神既让我敬佩不已,同时也让我自觉形秽。有一次,我在爷爷家做数学题,其中有一道计算题是16-3=?,我想了想,写下了答案:13。正当我洋洋得意之时,爷爷严肃地走来了,我忙把习题给他检查。没想到他指着这题说:“错了。”我赶紧拿笔重算了一遍,没错,就是13呀!我又算了几遍,因为急昏了头,竟然算出了答案是12,我立即把答案改了,重新给爷爷检查,爷爷只瞟了一眼,就哈哈大笔起来,说道:“其实你本来的答案是对的,只不过你人云亦云,不会自己思考。以后,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哟!”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说的不一定就是对的,自己想的不一定就是错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当然,也不能忘了适当地听取别人合理的意见。
简评: 富兰克林身上我们要学习的首先是不怕献身,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小作者最后总结的道理“别人说的不一定就是对的,自己想的不一定就是错的”等,似乎与富兰克林的事例联系得不够紧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