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的注音是:ㄙㄢㄏㄢˊ。
三韩的拼音是:sān hán。结构是:三(独体结构)韩(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三韩[sānhán]⒈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引证解释是:⒈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引《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均十二韵》:“方丈三韩外,崑崙万国西。”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喜闻劲旅发三韩,从此军应薙草菅。”古直《哀朝鲜》诗:“三韩日暗淡,倭儿意气雄。”。网络解释是: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族,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当时朝鲜半岛北部为汉四郡(卫满朝鲜被汉朝所灭,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史称汉四郡)。7、汉语大词典是: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均十二韵》:“方丈三韩外,昆崙万国西。”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喜闻劲旅发三韩,从此军应薙草菅。”古直《哀朝鲜》诗:“三韩日暗淡,倭儿意气雄。”。8、国语辞典是:汉时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的合称。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后皆为新罗、百济所并。三韩[sānhán]⒈汉时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的合称。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后皆为新罗、百济所并。9、法语是:Samhan。10、其他释义是:1.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
三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三韩详细内容】
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族,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当时朝鲜半岛北部为汉四郡(卫满朝鲜被汉朝所灭,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史称汉四郡)。
二、汉语大词典
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均十二韵》:“方丈三韩外,昆崙万国西。”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喜闻劲旅发三韩,从此军应薙草菅。”古直《哀朝鲜》诗:“三韩日暗淡,倭儿意气雄。”
三、国语辞典
汉时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的合称。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后皆为新罗、百济所并。三韩[sānhán]⒈汉时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的合称。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后皆为新罗、百济所并。
四、其他释义
1.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
五、关于三韩的造句
1、辽东一地户口数万,公孙度治理之下民殷国富,又与高句丽、扶余、三韩等族交好。
2、恩!汉朝时三韩乃中原之地,南北朝时游牧民族高丽崛起,他们吸中原武学自主创新,只因百罗,新济的同时崛起高丽才逐渐渗透中原向东迁移,中间就包括月族教派的分支。(www。chazidian。com/zj-199175/查字典造句网)
3、恩!汉朝时三韩乃中原之地,南北朝时游牧民族高丽崛起,他们吸中原武学自主创新,只因百罗,新济的同时崛起高丽才逐渐渗透中原向东迁移,中间就包括月族教派的分支。https://www.chazidian.com/zj-199175/造句
六、关于三韩的诗词
<<《三韩·三韩亦是汉东陲》>> <<《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若士尊公时提督湖广》>> <<《送三韩李若士省亲之楚》>> <<《临江仙故人自三韩回,作此寄之》>> <<《拟杜少陵·三韩自昔坏长城》>> <<《友人至自三韩感赋时又有大梁之行》>>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