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谁的江山————《建国大业》观后感

谁的江山————《建国大业》观后感

来源:吉趣旅游网

谁的江山————《建国大业》观后感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史实,我作为一个70年代生人,从教科书、一些历史书籍和影视剧中也略知一二,但当《建国大业》上映时,我还是带着浓厚的兴致,以重温历史的态度,看了这部影片。电影讲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之前的中国,用一些很平实的镜头和桥段还原历史,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将大历史分解成小故事,在小故事里核心贯穿对于新中国建立这件事情的一种情感的感触,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影片从是两个政权的对抗和交锋入手。一个是庄重威严华贵的民国政府,蒋介石一心想把江山打上蒋家的烙印,而内部的勾心斗角、众叛亲离、派系纷争,对仁人志士的屠杀,对人民的欺骗,让这个政府轰然倒塌。为什么?另一方面,那个所谓“土得掉渣的农民政权”,他们小米加步枪走遍万水千山;主席给厨师敬烟并笑谈希望一个月能吃上一顿红烧肉,他们用花生和红枣招待贵客,为了把一截蜡烛节省下来晚上写材料用而摸黑开政治局会议;在他们所领导的一场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几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军政领导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端着粗糙的大腕,纵酒放歌,兄弟一样拥抱流泪,然后和士兵和平民同舞同乐。正因为如此,人民追随他,与之同甘共苦;民主党派认同他,与之结盟并进。最后他们所带领的政权取得了江山。为什么?看看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坐在石阶上面对时局无力回天时的落寞,看看冯玉祥大白天提着灯笼找蒋介石时的悲哀,看看闻一多血脉喷张的愤怒;再看看张澜、李济深等民主人士下定决心北上时的毅然表情,看看宋庆龄在居所外面对为护卫她而困顿卧地的战士时的柔和目光,看看攻近北平城时王宝强和葛优的黝黑面庞,看看开七届二次会议的时候,各位领导走进会场面对摄像机时的朴实微笑,还有毛主席在阅兵时眼角滑落的泪水。一切皆可回答。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把创建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革命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历史从来都是人民的历史,国家乃人民之事业。历史经验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创造历史也需要有杰出领袖人物的激发和组织,否则难以发动和收取大的成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开国元勋们的领导下,人民推翻了压在过去一代代历史创造者身上的统治阶级,成了历史、社会的主人。

  历史总是有它的厚重感沧桑感还有绚烂的一面,虽饱尝艰辛历经苦难,但泱泱华夏,巍巍中华,江山依然如此多娇。

  谁的江山?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江山,这是人民的江山,认同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并且和老百姓共同耕地、一起撑天的才能和老百姓共同拥有江山。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