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要扣题
写作文,开头很重要。开头开得好,接着写起来就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等毛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能买到的指导写作文的书上,人们总结了许多开头的方法,但是,同学们学习起来感到并不得心应手。那么,我们怎样练习开头呢?从最简单的开头方法学起!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本上的课文是怎样开头的—— 1、师生情王老师病了,住在医院里。 2、亲人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 3、灰雀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粉肠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4、三个儿子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以上是我们刚刚学习过的四篇课文的开头第一段。注意带点的词语,思考一下,有什么规律。我们一起来分析。第一课《师生情》:“王老师”扣住题目中的“师”字。第三课《灰雀》:第一段中两处出现“灰雀”一词。第四课《三个儿子》:“三个妈妈”扣住题目中的“三个儿子”。这三篇课文运用的是同一种开头方法,我们把这种开头方法叫做“嵌字式扣题开头法”。第二课《亲人》运用的是另一种开头方法,这里暂不说。嵌字式扣题开头法,就是在作文的第一段中使用题目中的字词,紧扣题意下笔。《师生情》使用了与题目中的“师”同义的“老师”;《灰雀》直接使用了题目;《三个儿子》使用了数字“三个”。我们的第五册《语文》课本共有32课,除掉诗歌、寓言、日记,还有28篇文章。其中,有17篇课文采用了“嵌字式扣题开头法”,占一半以上。可见,这种开头方法是被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好方法,简单而实用。读一读下面用嵌字式扣题开头法写成的作文,注意带点的词语。思考:这样开头,对写下文有什么好处?
我的房间我家有四层楼,二楼就是我的房间。一走进我的房间,就能看到一张又大又软的席梦思,那就是我的床。床上放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布娃娃,那是我睡觉时的忠实伙伴。床的旁边是一排排柜子,里面放满了各种传授知识的书,这就是我的书柜。窗子旁的正中间有一张写字台,每次放学回家,我就在书桌上看书、写字。桌上放着我学习的资料、台灯和小闹钟。我的房间很漂亮,那些贴在墙上的东西都是我的杰作。那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千纸鹤都是我亲手叠的,还有那些卡通画都是我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我爱我的房间,虽然我的房间不是最美的,但是能够在这种安静的地方读书、生活,我已经知足了。(黄梦菲)
家乡的夏天我的家乡在水阳,一年四季,我最喜欢的季节要算夏天了。可我最不喜欢的也是夏天,不喜欢就在这里,天很早很早太阳就已升起,虽然还不算热,但也够你受的了。到了中午,那太阳炙烤着大地,你如果打赤脚走在地上,也许还会把你的脚烤出水泡,可农民们还是坚持在田里干活。下午太阳还是那么火辣辣的,坐在家里,吹着电风扇,还感到热,一滴滴的汗水直往下流。小狗伸着长长的舌头,可热啦!要说喜欢的是晚上,大人们在树下乘凉、谈心,我们这些小孩子哪坐得住呀,一会跑到这,一会跑到那,最吸引我们的是萤火虫,那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灯笼。真不愧是我喜欢的夏天。(冯宣洁) 《我的房间》一文第一段使用了整个题目“我的房间”,紧紧扣住题意。下文只写“我的房间”,而不写别的房间。《家乡的夏天》一文第一段使用了“家乡”、“夏天”这两个题目中的词语,小作者扣住了题意,虽然下文写得并不出色,但是中心明确,只写夏天,没写家乡的其他季节。让我们再分析一下课本上的几篇课文,看看扣题与下文的关系。《师生情》一文第一段使用了题目中的“师”字(王老师)来扣题,下文作者紧紧抓住“王老师”这个人物下笔。三个女同学是学生的代表。文章以她们到医院看望王老师的经过为线索,在详细描述看望经过的同时,联想到对王老师的感情。如图所示:
《灰雀》一文第一段使用了两次“灰雀”一词来扣题,下文紧紧围绕列宁与灰雀、小男孩之间的故事来写。如图所示:
综上所述,嵌字式扣题开头法能够帮助你紧紧围绕作文的中心内容来写,不会偏离题意。 请给下面的题目写一个开头,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扣题的: 1、我的爸爸 2、我们的语文老师 3、花坛 4、下雨了 本课要点:
嵌字式扣题开头法
课文是怎样开头的
在作文的第一段中使用题目中的字词,紧扣题意下笔。《师生情》师:王老师……《灰雀》灰雀:……灰雀……灰雀……《三个儿子》三个:三个……作文训练题: 1、在上述四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成作文。 2、以“这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为开头第一段,写一篇短文,注意把握“静谧”的特点。字数在350个左右。要拟一个作文的标题。 3、情境作文《煎鸡蛋》。 (1) 情境设计和情景再现: ①回想妈妈煎鸡蛋的情景。请同学们说一说:她先点火,把锅加热,再倒入菜子油或色拉油,然后把准备好的鸡蛋磕破放进碗里搅拌。锅里的油加热到冒油烟的时候,把鸡蛋倒进锅中,用锅铲子三下两下就煎成了。 ②情境表演: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以“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老师在一旁讲述,学生以形体和动作来表现。表演前,要求大家注意观察、思考、想像。(也可以实景操作表演。事先准备好电磁炉或酒精炉、煤气灶,准备锅、铲、碗、油、鸡蛋等工具和原料。两种选择,一是老师表演,一是学生表演。最好是学生表演,老师讲解。操作要注意安全。教师应提醒学生,回家想体验的人必须在家长的看护下才能操作。)(2)通过想像来完善情景,然后,写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