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总1课时)课题物质的推断课型复习课设计者日期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物质的特性2.掌握物质的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3.独立解推断题重点难点1.常见物质的特性2.物质的推断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知识,积攒了一定的能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挑战新的难关物质的推断。板书:物质的推断推断,顾名思义,就是要先进行推测再根据题意进行判断,最终形成答案。那我们推测的根据是什么呢?大家说对了,依据就是我们学过的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常见的物质或者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通过他们我们才能在万千物质中快速的缩小范围锁定目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常见物质的特性。板书:
一、常见物质的特性看PPT,提问学生关于常见物质的特性知识储备1:常见的黑色物质:CuO、MnO
2、Fe3O
4、C、Fe粉常见的红色固体:Cu、Fe2O3常见的蓝色溶液:Cu2+常见的还原性物质:C、CO、H2常见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
2、HCl、NH3提问常见沉淀的颜色知识储备2:常见沉淀的颜色颜色沉淀是否溶于酸白色AgCl、BaSO4不溶白色CaCO
3、BaCO3可溶冒气泡白色Mg(OH)
2、Al(OH)3可溶红褐色Fe(OH)3可溶蓝色Cu(OH)2可溶我们学过的沉淀中只有两个是不溶于酸的沉淀,他们分别是氯化银和硫酸钡。除了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外,其他的沉淀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知识储备3:从物质的用途来看,常见的描述有以下几类。其中最重要的是干燥剂,包括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建筑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碳酸钙),胃液成分盐酸,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酸雨的主要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发酵粉为碳酸氢钠,生理盐水为氯化钠。知识储备4:从物质的组成上看常温下是液态且组成相同的化合物为水和过氧化氢,常温下是气态且组成相同的化合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常温下是固态且组成相同的化合物为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知识储备5:不同的反应伴随着不同的反应现象,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特殊的反应现象。提问学生,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与碱反应产生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的是氨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是有机物,遇淀粉溶液变蓝的是碘。知识储备6:反应条件我们遇到的最常见的反应条件是点燃,即有氧气参见的燃烧反应。比较特殊的是通电,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催化剂我们遇到的最多的是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加热不一样的是高温,对温度需求较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有信心挑战推断题了,但只有信心是不够的,我们做题还要讲求方式方法,有好的思路,有好的方法,按照解题步骤就可以将题完美解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解题步骤。板书:
二、解题步骤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分为四步。第一:审题。无论做什么题,我们都要先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文意。第二:分析。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题目中给出了去多条件,像一团乱麻一样,但是,不管它多乱都一定有一个线头,只要我们找到这个线头,我们就能抽丝剥茧进而理清全题。这个线头就是我们说的突破口。第三: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第四:得出结论后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答案放入原题进行检验,如果与题意相符合说明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反之需重新作答。从以上分析得知寻找突破口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着重讲解下几个常见的突破口。A通电BC突破口一:2H2O2H2+O2通电CCO2CO突破口二:2CuO+C2Cu+CO2高温C+O2CO2点燃2C+O22CO点燃2CO+O22CO2点燃CO+CuOCu+CO2CO2+C2CO高温CaOCaCO3Ca(OH)2突破口三: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CaCO3CaO+CO2高温刚才我们进行了预热,现在我们你要开始真正的挑战了。一.表格式推断题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XXX让学生读题并思考提问:突破口在哪里?四瓶溶液没有颜色,只能靠他们的两两之间的反应判断。突破口在最后D与B的反应现象。回到题中看反应现象,通过分析不同的反应现象与D对比,判断出D为稀盐酸,B为碳酸钠。再从B看,与A反应放出气体,则A为稀硫酸,C为氢氧化钡。二.框图式推断题单质A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单质B(1)若甲为常见黑色固体,B为红色固体,则乙为。提问学生:黑色固体与红色固体是什么?反应类型呢?那么谁可以把氧化铜里的铜置换出来呢?那反应方程式呢?生成什么物质呢?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考方式有不同的答案,但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应该发散思维。(2)若B为气体,乙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A为;反应方程式可能为,反应类型是。提问:突破口在哪里呢?大家说对了,活泼金属铁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那硝酸可不可以参与反应呢?为什么?原因是硝酸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得不到氢气而是氮氧化物,所以大家要小心哦!(3)若A为红色固体,B为银白色固体,则甲可能为提问:红色固体是说呢么?银白色固体是什么?银离子为阳离子,那么阴离子是什么呢?总结: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步骤,我们就可以顺利的解答,下面,请同学们自己亲自尝试下,可以小组讨论,形成答案,然后请同学为大家讲解你的解题思路。A溶液B溶液白色沉淀C白色沉淀DE溶液不溶不溶加稀硝酸加稀硝酸加稀硫酸过滤加AgNO3过滤有A.B.C.D.E五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BaCl2B:Ba(NO3)2C:AgClD:BaSO4E:HNO3总结:突破口在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C为氯化银,反推氯离子来自A溶液,D为硫酸钡,反推钡离子来自A溶液,所以A为氯化钡,B为硝酸钡。巩固小结:今天我们讲了物质的推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见物质的特性,二是解题步骤。希望大家课下积极消化。布置作业:作业本P199-200学生归纳、交流。依据我们学过的物质的性质思考并回答:常见的黑色物质:CuO、MnO
2、Fe3O
4、C、Fe粉常见的红色固体:Cu、Fe2O3常见的蓝色溶液:Cu2+常见的还原性物质:C、CO、H2常见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
2、HCl、NH3颜色沉淀是否溶于酸白色AgCl、BaSO4不溶白色CaCO
3、BaCO3可溶冒气泡白色Mg(OH)
2、Al(OH)3可溶红褐色Fe(OH)3可溶蓝色Cu(OH)2可溶学生思考回答:干燥剂,包括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建筑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石(碳酸钙),胃液成分盐酸,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酸雨的主要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发酵粉为碳酸氢钠,生理盐水为氯化钠。学生思考并回答:燃烧反应条件点燃,通电条件想到电解水。催化剂想到实验室制氧气,三个反应方程式。交流寻找突破口的重要性学生思考并回答:符合条件的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归纳小结。学生思考回答:四瓶溶液没有颜色,只能靠他们的两两之间的反应判断。突破口在最后D与B的反应现象。D为稀盐酸,B为碳酸钠。学生回答:铜是红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氢气或者碳生成水或者二氧化碳浅绿色是Fe2+,气体是氢气,像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硝酸不可以学生思考:铜,银,发生置换反应。根据溶解性口诀,推测出为硝酸银。学生回答自己的思路板书设计:物质的推断
一、常见物质的特性
二、解题步骤教后心得:常见物质的特性课前已多有讲解,但是课堂提问时由于涉及内容较多而耽误时间,因此在习题讲解时时间并不十分充裕,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课堂互动性较少,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时间及教学内容的容量,增加互动,力求让学生当堂消化知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