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专业的特点具有职业性和实训性等特点,所以实训教学是车工专业的重要环节。车工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训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中职教学特色、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中职机械类车工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包括实训教学体系、内容、方法与途径、三项基本建设和实训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等方面。
一、车工实训教学体系
车工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采用“前后两段式”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与此相配套的实训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系,它由实训系列、实训实习系列、综合训练系列三部分构成。各个系列的实训性环节,都融入了实训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部分显性实训环节和隐性实训环节。实验系列由基础课程与基本素质课程组成。它穿插在相应课程的车工理论教学中,是实训教学体系初级阶段。实训实习系列由基本素质实训环节组成。它一般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相应课程理论教学的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实训教学体系的中级阶段;综合训练系列由岗位群基础课课程设计,它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是实训教学体系的高级阶段。
二、车工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加强基础知识
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为提高学习车工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车工专业的各门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通过参观认识实训、演示、动手和实验等方式,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实训教学各环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岗位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术能的相关的一般能力。
(三)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断线。车工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普车和数车操作技术应用能力,主要通过看懂图纸――选择刀具――编制程序――粗加工――精加工――精度测量等实训教学环节来逐步完成。
三、车工实训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实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
(二)学习方法
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实训前有预习,明确每个车工实训模块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独立拟订实训环节的方案;实训过程中有步骤,做到认真听讲与记录,仔细观察,牢记要领,不耻善问,勤于分析与训练;实训后有总结,及时写总结报告,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三)推进“双证书”教育
车工专业“双证书”教育的主要思想是: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实现培训、实训与考试三位一体。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部门,实训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训教学,自然达到普车或数车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的培训。
四、车工实训教学的基本建设
(一)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训教学的基本保障,主要有:(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的改造;(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和冶金行业优势,建立稳定的车工专业院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保证。
(二)实训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训教学计划进度,车工专业的实训教学部分采用了中等职业学校通用教材,对于无教材的实训环节,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训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内容和实用性和先进性,编写校内车工实训教学教材和校外车工实训教学讲义,包括生产实习、部分课题毕业设计指导书等,完善和建设车工实训教学教材体系。
(三)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车工专业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关键,主要有以下措施:(1)招聘引进,优化结构;(2)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