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全国玻璃生产骨干企业、济源市重点工业企业。公司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济源市,资产总额4.5亿元,员工1000余人。下属合资公司“公司”、“公司”等3个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玻璃、浮法玻璃等的生
产经营,产品远销全国26个
省、市自治区及欧美多个国家
和地区。
公司奉行“创造一流品
牌,满意亿万上帝”的经营宗
旨,严格按照SO9001国际质量
管理体系组织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服务,企业由此连续获得省“产品免检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质量、服务、信誉示范企业”。20__年、20__年浮法玻璃产品连续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并在国家历次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且部分指标优于国标,公司已跨入河南省100家“优秀民营企业”行列,并荣获济源市10家“先进工业企业”、10家“纳税先进企业”、10家“高成长企业”等殊荣。如今,奔月人正秉承“与时俱进,厚德务实”的企业理念和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向着中国建材知名企业的目标迈进。
浮法玻璃浮法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浮法玻璃应用广泛,分为着色玻璃、浮法银镜、浮法白玻/汽车挡风级、浮法白玻/各类深加工级、浮法白玻
/扫描仪级、浮法白玻/镀膜级、浮法白玻/制镜级。其中超白浮法
玻璃具有广泛的用途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应用在高档建筑、高档玻璃加工和太阳能光电幕墙领域以及高档玻璃家具、装饰用玻璃、仿水晶制品、灯具玻璃、精密电子行业、特种建筑等。
上世纪50年代末,公司向世界宣告平板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艺研制成功,这是对原来的有槽引上成型工艺的一次革命。一时间,股股浮法热流汇成“浮法狂飚”席卷世界。世界上许多国家不惜巨资争购金顿专利,但金顿却对中国搞起了技术封锁。西方的技术封锁使洛意识到,中国浮法玻璃的研制、生产必须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19__年5月,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决定浮法工业试验在洛进行,全国各地玻璃专家云集洛,洛千余名职工参战。
浮法玻璃的生产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崭新的事业,由于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资料,一开始实验生产就遇到一波又一波的难题。没有设计室,建材部的专家和洛的广大科技人员等就在锅炉房里搞设计,画出草图就施工。没有大型车床设备,洛的钳工们就用小炉匠补锅的办法,现场加工25米的小锡槽。当时在生产工艺上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是:高温玻璃水通过锡槽时容易凝结,造成玻璃厚薄不均。有时玻璃水在锡槽里乱溅,工人们身上到处是伤。洛的技术人员经过长期思考,在锡槽上部设计了电加热设备,玻璃水通过锡槽容易凝结的问题解决了。接着,他们自行研制了玻璃拉边机,精心设计速度、角度、压入深度,并将成型部分工艺形状作了修改,玻璃越拉越宽、越拉越平,质量越来越高。19__年9月23日,洛广大干部职工,在部领导、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全力配合下,团结奋战了3个多月,终于成功地建起了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块浮法玻璃。机械强度、平整度、透光度均优于其它平板玻璃。洛凭借超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圆了中国人的浮法梦。
自19__年至19__年,洛又先后三次在此线上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生产线熔化量达到225吨,板宽超过2米,总成品率达到76.96%,而且于19__年底至19__年初稳定生产出较薄的4毫米玻璃,“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和装备也日臻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19__年4月27日至30日,国家科委组织全国玻璃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在洛召开“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国家级技术鉴定会,这是我国继万吨巨轮、万吨水压机之后的第三次国家级技术鉴定会,会议将这种工艺正式命名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授予创造发明金质奖。“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在洛的诞生,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迎来了中国玻璃工业发展的新曙光,开辟了中国玻璃工业变革、创新和发展的新时代,为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竖起一座雄伟的丰碑,成为世界玻璃工业中与英国金顿浮法、美国匹兹堡浮法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
二、产品优势
它是在锡槽里,玻璃浮在锡液的表面上出来的。因此,这种玻璃首先是平度好,没有水波纹。
用于制镜、汽车玻璃。不发脸,不走形,这是它的一大优点。
其次是浮法玻璃选用的矿石石砂,原料好。生产出来的玻璃纯净、透明度好。明亮、无色。没有玻璃疔,气泡之类。
第三是结构紧密、重,手感平滑,同样厚度每平方米比平板比重大,好切割,不易破损。
全国200多条生产线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这种玻璃是民用建筑的最好玻璃。它的价格,同等厚度相比,仅比平板玻璃每平方米高4元左右。
三、玻璃的制造过程
沙子,主要成分,石(SiO2玻璃是一种奇特的物质,主要成份是石砂,其制造过程是石砂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在高温(摄氏1300度)烧制后冷却而成的结晶体,具有质硬、抗磨损,高透光率及抗腐特性,其广泛用途已有悠久历史。现时制造玻璃之技术一日千里,其用途日益增加,由钟表、器皿、门窗、灯饰以及高科技如电子部件及太空科技等,都不可缺少玻璃。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莫如「平板玻璃」,厚的用于门窗,薄的用于钟表及医学化验用途上,其制造方法是将溶炉中的玻璃溶浆用水平或牵引方法(又称浮法)及用垂直式牵引方法制成。溶浆经牵引出溶炉后亦同时作有系统的冷却,冷却完成后便成「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厚度主要决定于牵引时的速度,牵引速度越快,可制造出的厚度越薄。普通的平板玻璃虽然从正面看似光亮通透,但从侧面近边缘之处看是略带青色,因玻璃颜色深浅取决于制造玻璃之主要原料-石砂的纯净度及含铁量之多寡。通常钟表业所选用的薄玻璃较优质,但价值较贵,其主要分别在于所用石砂原料较优,含铁量甚低(一般在万分之三以下)玻璃用原料多为天然矿石,因此制造玻璃,首先要将各种矿石进行粉碎,加工成粉料,然后根据玻璃成分,制成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窑进行熔化,形成玻璃液。合格的玻璃液流经喂料池,并从喂料口流出形成料股。料股的温度,中碱玻璃一般为1150~1170℃,无碱玻璃为1200~1220℃。料股经每分钟近’200次剪切成球坯。球坯经溜槽、分球器,并由分球板拨动,分别滚入不同的漏斗,然后落到由三个旋转方向相同的辊筒所构成的成球槽中。球坯在辊筒上旋转及其自身的表面张力作用,逐渐形成光滑圆整的玻璃球。其直径的大小,由玻璃液流股的粗细、流速和剪刀速度所决定。
玻璃球离辊筒时,温度还很高。为防止粘球,需经冷球盘或蛇形跑道予以冷却。为减少玻璃球内外温差而产生的残余应力,需经退火使之缓慢冷却。然后储存于球仓中以备质量检验.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
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
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
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
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
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
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
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
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
(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讲玻璃必定要提一下它的一个重要新发展——微晶玻璃。由于晶体的性能优于玻璃,而玻璃则具有易于制造的优势,于是人们自然会想到能否把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呢回答是肯定的,这种结合就是微晶玻璃。微晶玻璃是
通过附加的热处理,使玻璃基体中长出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晶体(微米级),而形成的一类新材料。或者说是一类用玻璃工艺制得的具有陶瓷性能的材料。它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优点。如果说人类制造玻璃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最早是在古XX),那末,微晶玻璃是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的一类新型材料。
有关玻璃的资料
(1)玻璃生产时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在生产玻璃时,熔炉里的原料熔融后发生了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以普通玻璃生产为例,主要反应过程是下列几个步骤:
开始加热时,粉料在100~120℃的范围内开始脱水,在600℃时,石灰石和纯碱通过下列反应生成钙钠的复盐。
CaCO3+Na2CO3=CaNa2(CO3)2
在600~680℃时,所生成的复盐与SiO2开始反应:
CaNa2(CO3)2+2SiO2=Na2SiO3+CaSiO3+2CO2↑
在740~800℃时,低熔混合物[Na2CO3—CaNa2(CO3)2]开始熔化,并不断地和SiO2作用:
Na2CO3+CaNa2(CO3)2+3SiO2
=2Na2SiO3+CaSiO3+3CO2↑
CaO熔体与SiO2的反应是在890~900℃时开始的。
CaCO3+SiO2=CaSiO3+CO2↑
在1010℃时,尚未起反应的CaO也和SiO2形成硅酸钙。
CaO+SiO2=CaSiO3
全部物质在略高于1200℃时熔化,冷却以后即形成玻璃。
(2)玻璃态
玻璃态是介于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玻璃态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它的粒子不像晶体那样有严格的空间排列,但又不像无定形体那样无规则排列,人们把玻璃态的这种结构特征称为“短程有序、远程无序”,就是说,从小范围来看,它有一定的晶型排列,从整体来看,却像无定形物质那样无晶形的排列。所以玻璃态物质没有一定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为液态。
(3)钢化玻璃为什么机械强度很大
普通玻璃内由于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而易脆,机械强度不大。为了消除这种内应力,必须在生产玻璃时用偏光仪观察玻璃内应力变化情况。当温度达到某一下限时,内应力开始减小,再加热至温度上限,内应力全部消失。生产钢化玻璃时,温度必须略为超过上限,而后急剧冷却,就好像钢淬火一样,所以叫做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大大改变了内应力的紧张状态,因而减小了它的脆性。19__年,我国开始生产钢化玻璃。
四、与普通玻璃的区别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有什么不同
A: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只是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普通平板玻璃是用石砂岩粉、硅砂、钾化石、纯碱、芒硝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特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6mm五种。
B:浮法玻璃是用海沙、石砂岩粉、纯碱、白云石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至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火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玻璃表面特别平整光滑、厚度非常均匀,光学畸变很小的特点。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3、4、5、6、8、10、12、15、19mm九种。
C:普通平板玻璃外观质量等级是根据波筋、气泡、划伤、砂粒、疙瘩、线道等缺陷多少而判定。浮法玻璃外观质量等级是根据光学变形、气泡、夹杂物、划伤、线道、雾斑等缺陷多少来判的。
D:普通玻璃,翠绿色,易碎,透明度不高,雨淋暴晒下易老化变形浮法玻璃,透明浮法玻璃是玻璃膏经控制闸门进入锡槽,由于地心引力及本身表面张力作用浮于熔融锡表面上后,再进入徐冷槽,使玻璃两面平滑均匀,波纹消失而制成。暗绿色,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具有一定韧性。
E:浮法玻璃与普通玻璃的生产工艺不同,优点是表面坚硬,光滑、平整,浮法玻璃侧面看颜色与一般的玻璃不同,发白,反光后物体不失真,而一般的都有水纹型的变形。
五、行业前景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等都将保证国内市场对玻璃产品的中长期需求增长趋势不变。随着建筑、汽车、装饰装修、家具、信息产业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要求的
提高,安全玻璃、节能中空玻璃等功能性加工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平板玻璃的供求格局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都存在着联系,玻璃行业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十一五”规划中也对玻璃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也颁布了各项法律法规来规范玻璃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玻璃工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浮法玻璃生产企业以福建的集团和安徽的XX集团为代表.
六、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方法
玻璃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玻璃熔窑是玻璃生产线能耗最多的设备,在玻璃成本中燃料成本约占35%~50%。我国自行设计的大部分浮法玻璃熔窑玻璃液单耗可以达到6500kJ/kg~7500kJ/kg玻璃液,国外大的浮法玻璃企业只有5800kJ/kg玻璃液,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发达国家玻璃熔窑的热效率一般在30%~40%,我国玻璃熔窑的热效率平均只有25%~35%。熔窑结构设计和保温措施不合理,使用的耐火材料质量档次低是存在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国内浮法玻璃工艺操作技术落后、管理不够完善等也是造成能耗高、熔化质量差、窑炉寿命短的原因。到目前我国已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140余条,玻璃产能增加较快,市场竞争逐步白热化。做为玻璃主要燃料的重油,价格持续走高,在玻璃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降低玻璃能耗,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短缺等都具有巨大意义。
玻璃企业的节能是一个长期任务,国内外技术人员积极进行研究,如优化窑炉结构设计、富氧燃烧、全氧燃烧电助熔、重油乳化技术等。目前很多企业已开始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节能措施,并对玻璃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节能措施进行探索。
配合料水分、温度与油耗众所周知,水分在配合料中的状态与配合料的温度密切相关。配合料温度大于35℃时,绝大多数水分以游离态附着在难熔的砂粒表面,从而可以粘附较多的纯碱加强助熔效果。当配合料温度小于35℃时,配合料中的水分会与纯碱形成Na2CO3。10H2O或Na2CO3。7H2O,与芒硝形成Na2SO4。10H2O结晶水化合物,使砂粒表面失去水分显得干燥,使助熔作用减弱。
北方地区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配合料温度一般低于35℃,有些地区甚至仅有20℃左右。为了保持配合料外观湿润,通常采取增加配合料水分的办法,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会带来较多弊端,如料仓壁结块现象加重、油耗增加等。有人通过计算,得出进入窑内的水需要消耗的油量为0。085kg油/kg水。
七、玻璃深加工
玻璃深加工的目的主要分为:
1、提高玻璃的强度,增强玻璃的安全性。
近几年来,人们为了改变钢化玻璃炸裂时碎片过小的现象,研制出一种叫热增强玻璃(半钢化玻璃)的新型产品。由于该产品不易自爆,更适用于大型规格玻璃幕墙。
夹层玻璃:它是由两片或者两片以上的玻璃用合成树脂粘结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安全玻璃。当它破损时碎片不会飞散。夹层玻璃生产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形式,但干法生产是主流。中国的夹层玻璃产品最早由建材研究院开发成功。夹层玻璃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PVB膜片夹层玻璃、以固相水合硅酸钠膨胀层为防火中间层的防火玻璃、以EN膜片为中间层的真空-步法夹层玻璃。真空-步法夹层玻璃不仅可生产普通安全玻璃,而且可生产带饰物的装饰夹层玻璃。最近光改变色装饰夹层玻璃也已面世。
贴膜玻璃:贴膜玻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贴上一种多层的聚酯膜,以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强度,使其具有保温、隔热、防爆、防紫外线、美化外观、安全等功能。目前主要用于汽车和建筑门窗、隔断顶棚等。
贴膜玻璃根据不同的膜材,可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不同颜色、光致变色、导电、加温等等。
2、改变平板玻璃的几何形状。
众所周知,平板玻璃一般是平整光滑的,但在使用中,人们往往需要一些具有弧度或曲面的玻璃。这就需要改变平板玻璃的几何形状。目前主要产品有圆弧弯曲玻璃、玻璃果盘、玻璃锅盖等,但他们的成型机理大致相同。圆弧弯曲玻璃:也称为热弯玻璃、弧弯玻璃,属于玻璃二次升温至接近软化温度时,按需用要求,经压弯变形而成。按弯曲程度又分为浅弯和深弯。浅弯多用于建筑装演、汽车、船舶挡风玻璃、玻璃家具装饰系列(如电视柜、酒柜、茶几)等;而深弯可广泛用于卧式冷柜、陈列柜台、观光电梯走廊、玻璃顶棚、观赏水族箱等。如果在热弯的同时进行钢化处理就是热弯钢化玻璃,玻
璃锅盖属于此类。现在一些弧形玻璃幕墙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多采用热弯钢化玻璃。
3、玻璃表面处理
玻璃表面处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丰富玻璃表面,即利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在玻璃表面上制作出不同的花纹和图案;另一方面是对玻璃表面进行涂镀处理。
磨光玻璃:在浮法玻璃产生之前,一些玻璃需要磨光才能达到两个表面呈完全平行的目的。磨光玻璃就是用金刚砂、硅砂等磨料对普通平板玻璃或压延玻璃的两个表面进行研磨使之平坦以后,再用红粉、氧化锡及毛毡进行抛光。浮法玻璃的诞生取代了磨光玻璃。
彩绘玻璃:彩绘玻璃又称为绘画玻璃,是一种可为门窗提供色彩艺术的透光材料。一般是用特殊釉彩在玻璃上绘制图形后经过烤烧制作而成,或在玻璃上贴花烧制而成,制作方法有点象陶瓷。
喷砂玻璃和蚀刻玻璃:是用4-7kg/Cm2的高压空气将金刚砂等微粒喷吹到玻璃表面,使玻璃表面产生砂痕,它可以雕蚀出线条、文字以及各种图案,不需加工的部位用橡胶、纸等材料做为保护膜遮盖起来。如果在喷砂玻璃(全部喷砂)的基础上,再进行浸酸烧结,就会得到毛面蚀刻玻璃,也叫冰花玻璃。彩色釉面玻璃:彩色釉面玻璃是在平板玻璃的一个侧面烧结上无机颜料,并经过热处理后制成的一种不透明的彩色玻璃。根据不同的颜料,可生产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釉面玻璃。单一色彩可用于门窗,多彩的彩釉玻璃(又叫花岗岩玻璃或大理石玻璃)可用于建筑内外墙或地面。
雕刻玻璃:人类很早就开始采用手工方法在玻璃上刻出美丽的图案,现已采用电脑数控技术自动刻花机加工各种场所用高档装饰玻璃。
以上是玻璃表面处理的第一方面,即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改变表面的光泽或绘制图案。玻璃表面处理的第二方面就是:以平板玻璃为基板,在其表层施加一层或多层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被覆层使原来玻璃表面的性质改变的表面涂膜改性技术。
镀膜玻璃:自18__年出现手工镀银制镜方法之后,20世纪相继发明了各种物理的(真空喷涂、磁控溅射等)、化学的(水解沉积、热解沉积等)或物理——化学的镀膜方法,六、七十年代开始产业化,八、九十年代迅速发展,现已可制造出数十种各具特色功能的加工制品。如镀银、镀铝、镀硅的镜面玻璃、热反射膜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防紫外线镀膜玻璃、防电磁膜镀膜玻璃、防水镀膜玻璃、光致变电、电致变色调光玻璃、自动灭菌玻璃、自洁净玻璃等。我国目前拥有各类镀膜生产线300余条,形成年生产能力近亿平方米。其中镜面4500万平方米,建筑、车辆镀膜5000万平方米,显示器用ITO膜300万平方米。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镀上金属、金属氧化物等的薄膜而制成的玻璃深加工制品。不同的膜层颜色和对光线的反射率不同,使得用镀膜玻璃装饰的建筑物晶莹辉煌。热反射镀膜玻璃可以控制阳光的入射,减少空调能耗,而低辐射镀膜玻璃可限制室内热量向外辐射散失,在寒冷地区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4、增加隔热隔音功能。
众所周知,建筑物的门窗是保温隔热、节能的薄弱环节,普通单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为6.0W/M2k,为了满足人们对窗玻璃的隔热、隔音的需求,中空玻璃应运而生。随后便发展出充气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
中空玻璃:是由两块或多块玻璃板组成的,玻璃板之间有隔热、隔音的空隙。中空玻璃自50年代初形成机械化小批量生产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除用于建筑业外,还用于车船工业和电冰箱。中空玻璃的空隙最初是干燥的空气,目前多用热效率比空气低的其他气体制造中空玻璃。原片也从单一的普通平板玻璃发展为深加工玻璃,其隔框也从空腹薄铝型材发展为橡胶隔热条等。我国19__年开始用手工方法小批量生产。真空玻璃:自18__年保温热水瓶问世以来,就一直有人研究能否将真空技术用在玻璃上,但直到19__年才由华裔学者唐与悉尼大学科林斯教授在制造和应用上取得突破。19__年底回板玻璃公司首先获得此项技术使用权,至今已有数众生产线。我国尚无生产此产品的企业。
5、我国加工玻璃的发展方向
平板玻璃深加工的产品品种繁多,但基本包括以下内容:机械加工产品(磨光玻璃、喷砂或磨砂玻璃、喷花玻璃、雕刻玻璃),热处理产品(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弯曲玻璃、釉面玻璃、彩绘玻璃),化学处理产品(化学钢化玻璃、毛面蚀刻玻璃、朦砂玻璃、光面蚀刻玻璃),镀膜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彩虹玻璃、防霜玻璃、防紫外线玻璃、电磁屏蔽玻璃、憎水玻璃、玻璃铝镜、玻璃银镜),空腔玻璃(普通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充气中空玻璃),夹层玻璃(PV膜片夹层玻璃、EN胶片夹层玻璃、饰物夹层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防火玻璃等),贴膜玻璃(防弹玻璃、镭射玻璃、遮阳绝热玻璃、贴花玻璃),着色玻璃(辐射着色玻璃、扩散着色玻
璃),特殊技术加工玻璃(激光刻花玻璃、电子束加工玻璃、光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杀菌玻璃、自洁净玻璃、防霉除臭玻璃)。
玻璃深加工品:
1、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另外一种安全玻璃。它的结构像“三明治”,两层玻璃中间有透明的有机材料,把玻璃牢固地粘在一起。所以即使夹层玻璃被打破,也不会有碎片飞溅伤人,而且透明中间膜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起到很好的安全作用。例如,在发生剧烈撞车时,汽车夹层风挡玻璃可阻止司机和乘客被从风档处抛出,柔软的有机材料还可以减轻人头部的撞击。此外,增加玻璃的厚度和层数可使夹层玻璃具有防弹,防爆及防盗等性能,成为特殊窗口用的特种玻璃。当然,由于夹层玻璃还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有效地降低噪声(一般可降低噪声35~40分贝),因而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办公室、候机大厅等需要隔音的场合。
在两片玻璃中间垫上铝制的隔离柜,再用粘结材料把它们粘在一起,两片玻璃间形成6毫米或12毫米厚的空隙,这就是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的隔热性很好,12毫米厚的中空玻璃的保温性可与100毫米厚的混凝土墙相比拟。所以,建筑物的玻璃幕墙、较量大的玻璃窗都应使用中空玻璃以便减少取暖能耗。中空玻璃还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除用平板玻璃为原片制造中空玻璃外,还可以用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镀热反射膜玻璃、吸热玻璃等为原片制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高级中空玻璃,用于超高层建筑物的观光厅等重要部位。此外,列车的空调车厢和地铁车窗玻璃都是钢化中空玻璃,以提高隔热、隔音等性能。
2、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是使用最普遍的玻璃深加工制品。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挡风玻璃、窗玻璃,高级宾馆的玻璃大门及隔断,玻璃桌面及许多玻璃幕墙都使用钢化玻璃。这是因为钢化玻璃的强度是平板玻璃的3~5倍,耐
急冷急热性也较好,而且破碎后呈小粒状,不会对人造成大的伤害,所以叫作安全玻璃。钢化玻璃的生产很简单,把平板玻璃切裁、磨边或打孔后,送入650℃以上的钢化炉中加热,然后急吹冷风进行淬火,在玻璃表面上形成永久性压应力,使强度大大提高,这就是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一旦制成后,就不能再切裁加工,否则会炸得粉碎。
3、镀膜玻璃: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镀膜玻璃是指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