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合社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农合社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来源:吉趣旅游网

农合社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__年农合社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__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合作社数量继续快速增长,入社农户不断增加。预计到20__年底,全国合作社数量超过35万家,较20__年底增长超过40%,大体平均每月新增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林业、植保、技术信息、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各个产业,业务活动内容涉及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土肥植保、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__年,国家继续出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扶持方面,积极争取扩大财政扶持资金规模,主要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服务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在项目支持方面,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等7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的意见》,明确适合合作社承担的国家涉农项目,都要将合作社纳入申报范围。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扩大“农超对接”财政扶持范围,将合作社的冷藏设施建设和冷藏运输工具购置列为支持方向。在人才建设方面,将合作社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计划从20__年起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每年培养1500名合作社带头人。扩大农业部阳光工程合作社人才培训力度,到20__年底培训13万名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农业部与共青团中央达成《关于共同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框架协议》,鼓励引导农村青年创办合作社。在完善配套法规方面,推动地方立法进程逐步加快,截至目前已有11个省市先后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法规。

各级农业部门牢固树立服务合作社的思想,全面实现合作社指导工作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抓规范,通过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以示范促规范,抓规范促发展。颁布《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试行)》,引导合作社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抓对接,促进合作社与城市超市、高校食堂、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产销衔接,提升了合作社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据统计,20__年农业部直接帮扶1500家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有2.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三品一标”质量认证,2.56万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抓辅导,起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操作规程,建设一批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了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抓创新,围绕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税收、人才、信用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方面调研,总结基层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合作社在不断创新中增强发展活力。

20__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农超对接”步伐加快

20__年约有200家合作社获得国家在“农超对接”方面的财政支持。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的74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产品销售金额达到87.3亿多元。其中,由农业部直接帮扶引导实现“农超对接”的合作社达到600多家。从一年的试点情况看,开展“农超对接”,实现合作社直采、原产地直供,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实效果明显。

20__年以来,江西省鹰潭市工商局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了“农超对接”工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鹰潭市及附近区县的大

型超市达成合作意向。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节约了20%左右的成本。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积极为农户与超市的产销对接搭建平台,10万余农户实现与物美、超市发等大型连锁超市的“农超对接”。农民清晨摘下的新鲜蔬果,只需五六个小时就能摆上超市柜台。此举不光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更是省去了中间商的环节,使农户的收入显著增长。

早已习惯了散户经营,明知自身力量单薄的农民,也知道农产品进超市,人气旺、销量大,但城区大超市约定俗成的门槛,总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合作社自身财力有限,难以挤进大卖场,产品进大卖场只能通过中间商(代理商)。由于有了中间商参与利润分成,进入大卖场的农产品成本增加,同时,各大卖场收取的费用和提成利润,成本再次增加。因超市门槛高、退货率高,又占用资金,合作社所产的农产品很难进入超市,成立合作联社后则能够有效改变专业合作社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况,通过联合销售,减少中间环节,让利市民,形成规模性、龙头性产业。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内耗,有利于构建市场话语权,形成了“巨人”效应。

20__年6月,在扬州维扬区香巷村豆制品合作社的发起下,扬州22家合作社合力打造了润泽农产品合作联社,专卖会员生产的农产品。润泽农产品合作联社注册资本58万元,是江苏省第一家以销售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为主的专业合作联社。22个成员合作社作为全市900多个合作社的代表,抱团进城,设立农产品专卖窗口,为市民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联社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涉及蛋、禽、肉、水产、稻米、蔬菜、水果、茶叶、蜂产品、藕产品、豆制品、草席制品等50多个大类、500多个品种,因无中间环节,价格要远远低于超市甚至农贸市场。而“联社”店所售商品均来自农民直供,“零费用”进入,“零中间环节”,比如一种真空包装的豆制品干子,同一家生产,一块干子超市价

1.45元,“联社”价1.0元,便宜45%等于让利给了消费者。此外,正是因为

产地直供,农民合作生产者与市场“无缝对接”,赚多赚少看得见,事实上还比进大超市委托销售“多赚10%”以上。

当年6月,由22家合作社联合打造的润泽农产品专卖店开张了。这里只卖蔬菜、豆制品、猪肉等众家合作社自产的农产品,开张首月,超市销售额就突破了75万元。第一家专卖店总投资30多万,每家合作社只需要承担1万多元,这比超市动辄十几万的进场费划算得多。随后开出的20多家专卖店,都是各个合作社独立投资,家家盈利,体现了这种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如今他们已经在谋划物流体系的统一。“我们专卖店采取的是会员制,如今已经有40多家合作社共建这‘一个店’,‘润泽’实际上成了一个共有品牌,如果有会员想开一家这样的专卖店,只要联社理事会通过就可以,不需要1分钱的加盟费用。”随着专卖店的发展,田头对接餐桌成为现实。跳过了批发商、供应商、菜贩子等中间环节,至少能让菜价下降20%到30%。“这样做,不但普通居民受惠,农民合作社也能更快实现资金流转。”扬州润泽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苏立宏说。1年多时间,加盟的合作社达到40多家,联社专卖店也发展到26家。二是创意农业产业将成为主战场。

《创意农业学研究表明(《创意农业学》,北京:版社20__年5月版),发展创意农业,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我国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意农业将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20__年,创意农业产业将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军现代农业的主战场。目前,创意农业还面临着生产规模小、产品总量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应进一步转变“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深入研究消费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发展创意农业,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大

力发展创意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意农产品出口,扩大内需,使农民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里的利益。通过创意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或通过储藏保鲜增加附加值,或通过创意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建设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培养创意农民,在城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大圈层全面展开,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20__年1月15日—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的20__年成都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迎春大联展上,从全省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的产品看,包括粮油、果蔬、茶叶、中药材、山珍、蚕业、水产、畜产及其它等9大类上千种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品种在内的创意农产品大受欢迎。郫县唐元镇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实行营销大户牵头、种植大户参与、成员分级管理、标准化生产、实体化运作的生产经营机制,带动基地4000多户农户逐步实现韭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锦宁牌”韭黄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成功进入成都市欧尚、红旗连锁等10家大型超市和绵阳、西安等省内外1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占据成都韭黄市场50%的份额,成为西南XX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成为全市、全省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样板。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让城市文明成果向农村倾斜,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着力构建农民收入与社会经济增长同步的体制和机制。以就业促进创业,以创意推进竞争,用惠民催生富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意农业生产将逐步向“十型”转变,“十型”即创新型、市场导向型、可持续发展型、外向型农业、园区带动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民俗节庆型、自助参与型、

美学经济型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共建和谐社会。要加速从单一的种养业集群向延伸至农产品加工集群、流通集群的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向一域一业型产业集群转变;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好创意农业园区,将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品牌优势,创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集群品牌,提高创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外向化、现代化。

全国首个专业服务于花木营销的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中心—“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中心是由温江志合花木专业合作社在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发展局的倡议指导下成立的,该合作社以“信息传播平台开发利用、花木营销网络组织、区域服务体系建设”三大平台为依托,为社员提供花木生产资料购买,花卉苗木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花木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温江花木”电子商务中心首期投资达500万元,目前已建立了会员服务、物流服务、交易服务、信息服务、园林技术、法律服务等9个服务窗口和30个基层花木信息采集站点。随着花木电子商务的推广,预计到20__年将带动温江本土2.3万户花农、

3.2万余名从业人员从事花木网上营销,实现网上销售10亿元,占全区花木销售总额68%以上;预计到20__年将带动2.3万户花农、3.2万余名从业人员从事花木网上营销,实现网上销售10亿元,占销售总额68%以上。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步入新阶段。

目前各地合作社所涉及的产业范围,从传统种养业逐步拓展到创意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汇农业等产业;服务不断扩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层次拓展,部分专业合作社从本村本乡为主转向跨村、跨乡镇、跨县域拓展。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工商局整合工商资源,搭建平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施品牌战略,引导合作

社内在功能有效拓展,使其从初期的生产领域合作起步,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领域发展,不仅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而且成为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产业升级和品牌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拓宽合作社领域,目前产品涉及养殖、茶叶、苗木、食用菌、禽蛋、果蔬、油茶、药材等。安徽省休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组织优势,把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组织起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汇集农业生产,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新安源茶叶农民合作社将一批小型的茶叶初制厂、销售大户组织起来,聚集了大批的乡土人才,通过技术和信息共享,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最大化。位于成都市新津普兴XX的袁山村幅员面积4424.75亩,总人口1008人,20__年被成都市定为市级贫困村。袁山村通过实施土地整理,新增耕地663.8亩,成功走出了科—企—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__年,袁山村引进了公司,并以此为依托,联合养殖户成立了袁山獭兔专业养殖协会;20__年,袁山村以40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向县信用联社贷款150万,以兔舍资产入股并占25%股份,与养殖协会联合成立养殖合作社,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形成了“龙头企业+集体经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年出栏商品獭兔12万只,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

四是带动能力强劲。

在企业和能人大户的带动下,部分有产业基础、有经济头脑、有市场眼光的农民自发联合起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合作组织,走出了一条农民闯市场的成功之路。四川省安岳县坚持企业能人带动,走多元化创建示范合作社之路,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如公司领办了2个市级、5个乡镇级生猪示范合作社,采取统一供仔猪、饲料、技术、防疫、销售等办法,吸纳251户农民发展生猪养殖,该公司农业循环示范基地占地面积2800余亩,结合“粪便生态处理系统+废水净化生态处理系统+水

产业+种植业”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对生猪粪尿、沼液、沼肥进行综合利用,发展水产养殖、柠檬种植等产业。目前该基地内建成内环道路5.2余公里、种猪繁育场两个共计面积20000平米、存栏PIC曾祖代种猪600头、祖代种猪3500余头、父母代种猪3300余头、育肥猪10000余头;种植柠檬面积约1800余亩;水产养殖100亩,建成资阳地区最大规模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世纪柠檬合作社由柠檬种植、销售大户唐于银创办,吸引5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壮大了合作社规模,实现了社会、合作社和农户三赢目标。四川省XX对安岳县农民专业合作XX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安岳县通过规划牵动、龙头带动政策推动、项目拉动“四轮驱动”,初步探索走出了具有安岳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发展活力蓬勃,发展前景广阔,呈现出了创建主体多元、机构设置科学、服务体系完善、带动能力强劲等特点,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渠道。

五是发展内涵不断丰富。

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层次从最初的生产、销售合作为主,不断深入到加工、品牌、流通等多领域合作,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功能充分发挥,从初期的生产领域合作起步,逐步向品牌、流通、加工等领域发展,不仅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推广的有效主体,而且成为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快产业升级和品牌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杰出青年农民”马涉足马铃薯产业10年,他用“订单种植”的形式在宁南XX率先建成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基地和绿色食品马铃薯种植基地,建成国内最大的全地下式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保鲜贮藏基地,带动项目区25万农民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把昔日无人问津的“土蛋蛋”变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豆豆”。在19__年以前,种植马铃薯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就是农民自种自吃,剩下的喂牛喂羊,农民很少能够想到销售马铃薯。从19__年秋天企业介入之初,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到3万亩。后来,马成立了马铃薯企业――20__年创办公司,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万亩发展到了30万亩,在企业的带动下,销往全国各地的马铃薯达到60万吨。20个乡镇的25万人口,由于种了马铃薯年人均增加收入200元以上,种植马铃薯与产业链的形成是当地种植其他农产品效益的三到四倍。

创意农业学研究表明,政府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及创品牌工作,安排贷款贴息资金扶持合作社发展畜牧养殖小区建设,支持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给合作社购置办公用品及设备,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信社的合作(社社合作),对解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通过现场产销直接对接,探索和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进超市,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市场销售,同时,要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导合作社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指导提高积累,提高防风险能力,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逐步引导合作社向规范和注重创品牌方向发展。

六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南京市通过培育典型,示范带动,经验推广,引导和扶持合作社有序发展,从政策导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南京市围绕“高效、旅游、设施、安全、品牌”五大农业,各郊县积极用现代科技装备改造农业设施,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达12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9%,既推进了农业高效化和功能多样化,又提高了全市农业整体素质、竞争力和效益。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80多家,累计总数达到7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带动农民16万户,全年实现增收1亿元以上。2009

年9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共计吸引人流26万人次,各类农副产品、农家美食销售收入达到590万元。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南京“国际都市农业推广与创意杰出城市奖”。近年来,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各级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1万家,经营范围覆盖种植、养殖、林果、农机等方面,合作社成员达10万余人。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全市60%以上的成员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直供城市超市或通过合作社连锁店销售,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80家,比20__年底增3.6倍。新农水产专业合作社拥有水产养殖水面1260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对水产品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很快占领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大中城市市场,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带动周边农户1680户,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七是典型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各地一批典型示范专业合作社试点单位通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报务水平,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各自的生产经营领域带头示范,真正起到了“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的作用。浙江省平湖市新中大生猪产销合作社通过建立合作社形式来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探索出一条以“统一改良品种、统一采购苗猪、统一提供疫苗、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生猪”为主要内容的“六统一”服务模式,实现了合作社与养殖户间的双赢。通过“六统一”服务,改良了生猪品种,统一了养殖方法,提高了社员养殖技术水平,促进了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川资阳简阳市五指猪业合作社在简阳市XX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存栏PIC和托佩克祖代种猪600头的种猪场1个,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10个绿色肉猪生产示范基地,年出栏优质

生猪10万头,努力构建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目前四川资阳已成立猪业合作社72个,根据资阳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至20__年,通过三级良繁体系板块带动,1000个猪业合作社带动10万农户、30万—50万农民增收致富。

八是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浙江省余姚市吸收近百个养猪大户成立的田螺山生猪专业合作社实施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无害化处理,品牌化营销,规范收益分配,实行按股金和交易额相结合的二次分配方式,成为股东和社员增加经济收入、抵御市场风险的坚强后盾,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四川仁寿县农业局切实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有效推动了优质粮油、柑桔、枇杷、梨子、桃枣、生猪、山羊、小家畜禽、竹木、水产等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其中文宫枇杷合作社的“文宫”牌枇杷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四川名牌农产品称号,曹家梨合作社的“曹家梨”和清见果业合作社的“九道拐”牌清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眉山市知名商标称号,黑龙滩龙都种养合作社的“黑龙滩”牌农产品和富家金种果业合作社的“神奇”牌蜜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谢山田园禽业合作社创新了“合作社投资,成员代养”的养殖模式,带动成员增收240万元。四川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省农业厅将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大特色优势种植业,计划每年评选全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重点扶持50个省级示范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统一申请产品注册商标,开展生产基地和产品质量认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一批产业优势和产品特色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九是产业链条迅速延伸。

一批典型示范专业合作社正在进行一场从单一的种养殖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革命”,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加工等经营领域合作拓展,少数合作社实行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认证等统一服务。机制不断规范。改变发展初期运作无序、分配随意不规范现象,组织结构、运作流程不断优化,表决方式朝民主性和公开性方向发展。

四川通过合作经营、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把销加产、贸工农有机结合起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从整个产业链中获得更高收益。据调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一般农户增收30%左右,甚至更多。四川省眉山市大力抓好合作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产权关系明晰、运行机制规范、产业特点明显、带动覆盖面广、市场竞争力强的合作社正在茁壮成长。截止20__年11月30日,已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435家;成员出资16220万元,成员129072人,合作社带动农户215024户;20__年统一销售农产品133956万元,拥有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77055亩、注册商标53个,获得专利技术1个,拥有农产品质量认证33个,绿色食品认证26个;资产总额38180万元,盈余4526.08万元。20__年,四川剑阁县工商局紧紧围绕烤烟、畜牧、林产、粮油、海椒等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20__年该局共新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6户,入社农民486户,注册资本452.6万元,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1户,全县专业合作组织销售收入实现389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48万元,增长12.9%,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0个。

十是成效日益显现。

从20__年起,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先后成立了蚕桑、生猪等特色专业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了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壮大了主导产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农民专业组织共发展到10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6家,部级示范合作社已发展到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全县农业的各个领域。浙江平湖市新埭特种水产合作社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创品牌、树品牌、强品牌,带动了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标准化,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和附加值的提高,如今年该社的合作社社员养殖的南XX白对虾由于实施标准化生产的科学饲养,产量与效益获得双丰收,据统计南XX白对虾平均产量每亩280公斤,亩利润3600元,最高养殖户每亩4500元,如养殖户合作社社员李养殖面积33亩,亩产465公斤,产值32.53元,获利143880元。浙江省平湖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社员的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合作社为龙身,社员为龙尾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把社员生产的对虾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向全部收购,再由公司对产品进行加工,社员增收200多万元,深受社员的青睐。

贵州罗甸县委、县政府按照“建一个协会、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围绕粮食、蔬菜、生猪、果品等产业,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技术能人兴办合作组织。目前,全县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51家,入社成员3000余人,带动19200余户农民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2个,发展高效农业12万亩,促农增收近10万余元。罗甸县农村经济合作社与公司、公司、公司等20多家省、市、县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联姻,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农业订单,催生壮大了药材加工、饲料、食品加工等产业和20多个种植、养殖特色专业村。栗木生猪专业合作社自20__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发展会员676人,

会员覆盖栗木乡摆贡、深井、干洞三个村及平塘县XX、新店村部分农户。目前,专业合作社生猪存栏11870头。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