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概述
这一章是对1936年以前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简要回顾,目的是为了使
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金融学家的思想和观点,因为这一章还没有进入我们这门
课的主题,只是一个铺垫,因此大家对这一章的内容只是做一般的了解就可以了。第二章
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
这一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影响、及其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内
容比较多,在这么多的内容中,大家重点掌握以下这些内容:
1、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要知道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展开的,而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
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三大基本心里规律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引
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解决危机需要政府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应该说这个内容是凯恩
斯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凯恩斯的其他理论都是围绕着这个内容展开的。同学们要多花一些
时间把这个体系掌握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理解凯恩斯其他的货币金融理论可能会容
易些。
2、国定货币论与外生货币供应论
大家要掌握凯恩斯的国定货币论,这是理解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基础,与国定货币
论相对应的问题就是外生货币供应论,二者是紧密相关的。什么是外生货币供应论?凯恩斯
为什么认为货币供应是一个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与这个问题紧密相连的又是凯恩
斯对货币特征的表述。
3、货币的三大特征
凯恩斯提出货币有三大特征,即生产弹性等于零,替换弹性几乎等于零,具有周转灵活
性且保藏费用低,大家应该记住这三个特征,对其含义进行一定的理解。
4、货币的两大职能
即交易媒介、贮藏财富。在这两个职能中,重点是贮藏财富职能,应该知道这个职能的
存在会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5、货币需求三动机说与流动性陷阱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三动机说大家都很熟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在这三个
动机中,投机动机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同学们应该对它又比较深入
的理解。由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有着截
然相反的特征,它对利率极为敏感,数量难以预测,在某些时候甚至会走向极端,比如流动
性陷阱就是一个极端的现象。流动性陷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大家要掌握,所谓流动性陷阱,
是指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个极低的水平时,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
据的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此时,货币需求无限大,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中央银行的货
币政策无效。
6、利率决定与作用理论
对于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大家记住一个词,即货币供求决定论,在前面学习货币供
给与需求理论基础上,凯恩斯的利率的两个决定因素就很容易掌握了,凯恩斯十分强调利率
的作用,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概括了利率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与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进
而得出高利率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7、半通货膨胀理论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半通货膨胀,所谓半通货膨胀,就是指在充分就业点之前,货币量增
加后,一方面使就业量与产量增加,另一方面使物价逐渐上涨,但物价上涨幅度小于货币量
增长的幅度,这种情况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半通货膨胀。要理解半通货膨胀理论,首先还需要
掌握,货币量变动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货币量变动后,使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一步一步的
影响物价水平的,教材中57页有非常清晰的介绍。
第三章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理论与凯恩斯理论具有一脉相承性,因此在学习新剑桥学派的理
论时,同学们要时时对比凯恩斯的理论,这种比较的学习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这一章中,大家重点掌握一下这些内容:
1、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七动机说与凯恩斯三动机说的联系与区别
这两个理论的联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七动机说沿袭和采用了三动机说的分析方法;
二是七动机说包括了三动机说。区别也体现为两点,一是二者论述的角度不同,二是七动机
说提出了三动机说没有分析过的一个动机,即政府的需求动机,这个动机是新剑桥学派在货
币需求理论方面的独特发展,大家要重点把握。
2、“有限性”的货币供给理论
在货币供给理论方面,同学门重点把握一个词,“有限性”,这个词非常能够体现新剑桥
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特色,无论是货币供应决定理论,还是货币供应的控制理论,新剑桥学
派都强调中央银行能力的有限性,也就相应修正了凯恩斯典型的外生货币供应论。
3、借贷资金论的核心观点
这是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的修正,刚才我们说了,凯恩斯是货币供求决定
论,认为货币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唯一的两个因素,新剑桥学派则在货币供求这两
个因素之外又加上了实物市场中的储蓄与投资因素,认为储蓄与货币供给形成借贷资金的供
给,投资与货币需求形成借贷资金的需求,利率就由借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决定。这就
是借贷资金论的核心观点,大家掌握了这个核心观点,也就知道了借贷资金论与凯恩斯货币
供求决定论的异同点。
4、通货膨胀理论
在通货膨胀理论中,同学们重点把握两个内容,一个是新剑桥学派通货膨胀理论的特点,
即他们把通货膨胀问题与货币工资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相结合,掌握了
这个理论特点,就可以比较容易的记忆他们提出的货币工资是通货膨胀由发生到持续存在的
主要动因,以及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等核心观点。另一个内
容是他们提出的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他们主张依靠社会政策改变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消除
由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
第四章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新古典综合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大支派,它的许多理论都是对凯恩斯理论的修正与
发展,因此,学习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理论,同样要对照凯恩斯的金融理论。这一章的
内容也比较多,大家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货币乘数论和内生货币供应论
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外生货币供应论者,他的追随者——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却
提出了与他相反的内生货币供应论。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货币乘数论是他
们提出内生货币供应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萨缪尔森的复杂乘数模型从一个角度论证了
商业银行、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公众对各种金融资产的选择行为等都对货币供给量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这样,货币供给量就不再是一个由中央银行一手操纵的外生变量,而是一个受
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当然,货币乘数论只是论证内生货币供应
论的论据之一,新古典综合派还从存贷关系、金融创新和企业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等方面
论证了其内生货币供应论的论点。
2、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的主要结论
鲍莫尔模型、惠伦模型分别论证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受利率影响的观
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
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这个理论是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通过这个理论,托宾论证了在未
来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依据总效用最大化原则在货币与债券之间进行组合,货币的投机需
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
4、IS—LM模型的理论核心。
这个模型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率决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在新剑桥学派借贷资金论的基
础上加入国民收入这一因素,提出了IS—LM曲线模型。IS—LM模型的理论核心是利率与
国民收入是在投资、储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在两个市场上同时
决定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市场均衡的破坏,都将引起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动。这个理论核心应该说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5、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结构理论是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个理论上,大家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利率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的定义;其次,是影响与决定利率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的因素。
6、储蓄生命周期说
在储蓄理论方面,同学们重点把握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说。这个理论将储蓄与终生收入和个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富有创建性地探讨了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四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7、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上的促进论观点。
8、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与利率中介指标论
多重货币政策目标论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他们发展了凯恩斯把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思想,提出了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但四大目标间存在冲突与矛盾,很难同时实现,由此,新古典综合派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概念——相机抉择,即根据现实经济形势的需要来排列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次先后位序,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操作。确定了最终目标,新古典综和派又选取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形成利率中介指标理论。
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1、工资粘性、价格粘性的原因解说、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这个学派的最大特色在于它试图为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因此,他们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论证工资、价格的粘性,并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工资价格的粘性必然导致货币的非中性。由此,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因此,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理论中,对工资粘性、价格粘性的原因解说以及对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论证就自然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同学们应该多花些时间,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一块内容应该说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2、利率的作用理论和信贷配给机制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利率的作用理论和信贷配给机制,这是其重要代表人物斯蒂格里茨的观点。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在信息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利率机制与信贷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在这个理论中,同学们主要掌握以下几点: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的概念;
利率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
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
信贷配给说的主要观点和政策意义。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提出了不同于原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此,大家也应该有所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它。
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1、中立货币与自由货币、中立货币说的内容、货币保持中立的条件与意义、货币中立与经济发展的意义、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与益处,以及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
从哈耶克开始,本书介绍的学派转入经济自由主义阵营中。哈耶克作为最老牌、最彻底的倡导经济自由主义者,他的货币金融理论很有特色。这个特色又集中体现在他的中立货币说和自由货币说上,中立货币说和自由货币说这两个理论又遥相呼应。这样,在这一章,同学们首先应该掌握两个概念:中立货币与自由货币。在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中立货币说的内容、货币保持中立的条件与意义、货币中立与经济发展的意义、政府垄断货币发行的弊端、私营银行发行货币的可行性与益处,以及货币非国家化的设想。
2、通货膨胀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哈耶克的通货膨胀理论也与其中立货币说、自由货币说紧密相连。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或滞涨的直接原因是货币量过多,此时,货币失去中立性。而造成货币量过多的根源又在于政府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在于国家货币制度,因此,要根除通货膨胀,必须彻底改造货币制度,打破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废除国家货币制度,实行自由货币制度,用私人银行发行的竞争性货币取代国家货币。可见,哈耶克的货币金融理论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性。在通货膨胀理论中,同学们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第七章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概念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弗莱堡学派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个模式很能够体现弗莱堡学派既强调经济自由,又强调政府对经济适度干预的理论特色。这样,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概念就成为第一个要掌握的内容。
2、人民股票的概念及其筹资方式的优越性
第二个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人民股票的概念及其筹资方式的优越性。所谓人民股票,就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够购买的小面额股票,它对个人、企业和国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成为社会市场经济中最优的筹资方式。
3、货币供应理论,具体包括货币供应的一个总原则、两个具体原则、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以及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观点
第三个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弗莱堡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具体包括货币供应的一
个总原则、两个具体原则、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以及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
间论观点。
4、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稳定币值,中介指标——货币供给量,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含义
及其优越性。
与货币供应理论紧密相关的是其货币政策理论。弗莱堡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是其货币政
策理论的基础,是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服务的。他们的货币政策理论独树一帜:单一目
标制、货币目标公布制独具特色,在实际操作中更使德国马克成为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很有借鉴意义。在货币政策理论中,同学们应该掌握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稳定币值,中
介指标——货币供给量,及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含义及其优越性。
5、金融控制的重点、关键、手段
此外,要实现货币政策稳定币值的目标,稳定和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的货币环境,还需要
实施金融控制,控制的重点是货币供应,关键是货币供应增长率,手段是利率和流动性政策。
这是需要同学们关注的最后一个内容。
第八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理论中,比较突出的是利率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这也正是需要同
学们把握的内容。
1、利率对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利率与物价的关系、利率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在利率理论中,首先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利率对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关于利率
的这个决定性作用,瑞典学派是从利率对国民经济四部门——企业、居民、政府和世界市场
——经济行为影响的角度进行论证的。他们认为,企业、居民、政府、世界市场这四个经济
部门的经济活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利率通过对四部门经济行
为的影响,引起生产、投资、消费、储蓄、进出口、资本流出入的变化,导致经济的扩张或
收缩,进而对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率理论中另外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利率与
物价的关系以及利率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瑞典学派的利率作用理论与其他学派相比比较有特色,而每
个学派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恰恰应该是同学们学习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2、北欧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结论、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途径、经济开放型小国应对通货膨胀
国际传递的主要对策
瑞典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也独树一帜,非常有特色,他们以开放型经济小国为分析对象
提出的北欧模型,以及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理论为他们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因此,北欧
模型的主要内容与结论、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途径和经济开放型小国应对通货膨胀国际传递
的主要对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习的重点。
第九章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1、货币学派的理论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重视货币
理论的研究
货币学派的理论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重视货币
理论的研究把货币推到一个极端重要的地位,进而把货币政策推到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可
以说,货币学派所有的货币金融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特色展开的。
2、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货币需求函数式、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弗里德曼—施
瓦茨货币供应决定模型和卡甘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
强调货币作用、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必然要研究货币供求问题,而且要赋予货币供求特
定的特色,以使货币当局能够实施其货币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这样,在货币需求理论上,
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采用消费者选择理论,从收入或财富的变化、持币的机会
成本和持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其著名的货币
需求函数式,并通过对此函数式进行抽象简化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的特
点。这个特点说明货币对于经济总体的影响主要来自货币供给方面。因此,为使货币供求实
现均衡,应该稳定货币供给量。那么,中央银行有没有稳定货币供给的能力呢?对此,弗里
德曼—施瓦茨货币供应决定模型和卡甘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货币供应决定模型,并通过实证分
析,论证了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可见,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控制货
币供给量的多少。那么,中央银行应不应该将货币稳定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呢?从货币供求
均衡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应该的。从强调经济自由发展的特点来看,也需要货币当局有效
地把货币供给的增长率控制在一个既适度又稳定的水平上,从而为自由市场的经济运行提供
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3、单一规则、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区别、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在货币供给的
传导机制理论上的分歧
那么怎样稳定,就需要实施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操作,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
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可见,货币学派的理论也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以上这些内容是货币
学派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关注这些内容。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弗里德曼和凯恩斯都是外生货币供应论的区别者,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但
大家应该清楚,两个人提出的论据不同,论证的角度不同,而且,两个人弗里德曼和凯恩斯
在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理论上的也存在分歧。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如果将凯恩斯和弗里
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他们理论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入一些。
4、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原因,
货币学派的另一块非常重要的理论内容是他们的通货膨胀理论。弗里德曼被称为“反通货
膨胀的旗手”,由此可见其通货膨胀理论的地位和重要性。在这块理论中,大家首先应该了
解弗里德曼将通货膨胀定义为一种货币现象,由此,可以推知,货币量的过度增长一定是造
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而引起货币供给量过度增长的深层原因在于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为,
因为,通货膨胀对政府有着强大的诱惑力。
第十章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1、拉弗曲线的含义,税率对储蓄、投资的影响
供给学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新推崇萨伊定律,重新强调供给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性的地位。70年代经济滞涨现象的出现就是由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造成的,是需求过度和供给衰退的必然结果。因此,如何增加供给就成为供给学派首要研究的问题。他们依据拉弗曲线提出了通过减税,刺激投资,从而增加供给的政策主张,因此,拉弗曲线的含义,税率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就成为同学们在本章的学习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2、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治理
供给学派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与理论也与供给问题紧密相连,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与供给不足是一个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圈,供给不足、消费过度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损伤供给能力,二者相互加剧,最终形成滞涨。因此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应该着力于增加生产和供给,通过减税政策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配合需求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实施货币限制,两方面着手,解决经济滞涨现象。
第十一章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1、合理预期的概念、货币中性论、永不变更的货币政策
在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理论中,合理预期的这个概念至关重要。合理预期学派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之上。所谓合理预期,是指人们在充分掌握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而形成的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现代的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也能够作出合理预期,人们根据合理预期指导自己的行为,能使市场机制发挥最充分的作用,如果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公众的预期行为和预防措施会抵消政府的政策效果,从而使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无效。涉及到货币政策,他们认为,无论松的还是紧的货币政策,由于人们合理预期的存在,都是无效的,因此,货币是中性论的。那么,最优的货币政策操作是实施一种永不变更的货币政策,即确定一个货币供应增长比率后,便长期固定下来,永不变更,这样,以稳定的货币政策本身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再事先采取预防性措施,让市场机制自动发挥调节作用,经济便能正常发展。
2、预期通货膨胀论、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作用、利率、通货膨胀等理论方面的区别点
预期通货膨胀论也是合理预期学派的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理论,需要同学们掌握。此外,在这一章的教材中,比较简明扼要地比较了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合理预期学派在货币作用、利率、通货膨胀等理论方面的区别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应该借鉴这种学习方法,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块内容。
第十二章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
这一章名为新发展,其实介绍的是20世纪70、80年代一些比较有名的金融理论,这些理论不好归入哪个学派,单独放在这,形成一章。限于篇幅,又不能介绍得太详细,同学们做一般的了解就行了。
1、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有以下六种:
·名词解释:占全部试题分值的15%。这种提型是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因此,同学们在学习各个学派的理论时,一方面以理解为主,另一方面对重要的概念、基本原理也要做适当的记忆。大家在做名词解释题时,要力求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述名词的含义,字数最好不要超过50字。
·单选题:占全部试题分值的10%。这类题一般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大家把这个选项选出来,填在括号里就行了。这类题考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看看同学们是不是掌握了。涉及到我们这门课呢,每个学派的具有特色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可能就会以这样的题型出现。
·多选题:占全部试题分值的10%。这种题型比单选题型要难,你要在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将符合题意的所有选项都选出来,错选、少选都不得分。因此,需要同学们对每个学派的特色、基本理论、基本主张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判断并改错:占全部试题分值的20%。这种题型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中容易出错和似是而非的问题作出对或错的准确判断,并对错误进行改正。
·简答题:占全部试题分值的21%。这种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政策主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主要答要点。对于要点比较短,或者是一个名词的时候,要对此要点进行适当的解释。比如说,简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价格粘性的理由,其中之一是菜单成本论,你不能仅仅答上一个菜单成本论,还要对它进行简要的解释。一般可将简答题的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论述题:占全部试题分值的24%。这种题型主要考核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比较分析能力,比如说试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在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上的分歧点、
试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对货币作用的不同看法;考核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说,试依据现代经济学派在利率作用问题上的理论,分析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型等等。因此,论述题属于比较难答的题。大家在答这样的题时,首先要比较清楚地阐述相关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或者依据产生背景寻找不同理论间的异同点,或者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具体问题。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视时间而定。考试时间为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