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有效地进行,保证课题研究在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制定20xx——20xx年度课题研究计划如下:
(一)研究目标:
1、让参加研究的课题组教师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丰富理论素养,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作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让每位实验教师在学习理论,进行实践的同时,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经验总结、教育教学案例等,将实践上升为理论,使研究成果日趋丰硕。
3、让每位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究、反思,摸索出一套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
4、逐渐改变我校低年级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专心听讲、积极动脑、预习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研究内容:
1、良好的课堂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读课文,完成预习作业)
(2)课前准备的习惯。(音乐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3)出声早读的习惯。(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
(4)认真上课的习惯。(专心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5)勤学好问的习惯。(刻苦用功,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
2、良好的作业习惯: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到校先交作业,按时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评价,及时订正错误)
(2)书写正确的习惯。
(执笔姿势正确,字迹清楚,字体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
(3)认真审题的习惯。(作业、考试先审题再作答)
(4)学习反思的习惯。
(每次出现错误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反思,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5)讲究效率的习惯。
(按时学习;学习有计划,不贪玩,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3、良好的家庭学习习惯:
(1)课后复习的习惯。
(读课文,复习生字词,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
(2)晚上读书的习惯。
(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半小时以上。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
(3)整理书包的习惯。
(每天睡觉前要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
(4)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本学年我们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上课的习惯和书写正确的习惯。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1)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偏重于灌输知识转变为有意义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在语文、数学等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孩子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指导学习方法,分类确立明确的习惯制度(共性的习惯以及分学科习惯),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顺口溜形式呈现,让学生熟记于心,有据可依,及时对照。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孩子学习生活的促进作用。在班级环境布置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爱学习的气氛,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小朋友竞争意识,如在班级里设立“红花我最多”“成长树”等园地。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从点滴做起,从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及时强化,使其最终形成习惯。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活动、主题班会、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良好学习习惯的用处。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评价、激励学生优化的学习行为。
(3)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营造家庭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校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让孩子在家中也能及时巩固学校学到的习惯,从而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矫正不良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学习情感、学习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学生矫正不良学习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形成不良习惯。
09—10年度第二学期课题计划安排表:
时间、具体工作安排:
第3-5周
(3月8日-28日)
1、教研组制订课题年度研究工作计划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并研究课题工作计划
3、课题负责人落实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研究任务。
第6周
(3月29日至4日)
1、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走进课堂听课、评课
2、个别化教育教学研究方案
3、整理课题相关资料,并发放到课题组成员手中。
第7-8周
(4月5日-18日)
1、组织好教学案例征集工作
2、选择课题组成员交流的论文推荐发表
3、组织交流课题随笔
第9周
(4月19日-25日)
1、向学校汇报课题研究进展
2、组织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评课
第10-12周
(4月26日-5月2日)
课题组成员交流和学习
第13周
(5月3日-9日)
1、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走进课堂听课、评课
2、个别化教育教学研究方案
第14-15周
(5月10日-23日)
课题组成员汇报各自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负责人撰写工作小结,课题组组长配合学校组织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第16-17周
(5月24日至学期末)
1、收集整理相关教科研资料
2、总结、整理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上报学校、
3、配合学校做好教科研积极分子的评选工作;对照标准,对有教科研成果的老师实施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