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蜂蜜生产与质量 无公害蜂产品

蜂蜜生产与质量 无公害蜂产品

来源:吉趣旅游网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无公害蜂蜜生产与质量要求............................................................. 1

5 质量要求............................................................................. 3

6 试验方法............................................................................. 4

7 产品判定原则......................................................................... 5

8 标签、标志........................................................................... 5

9 包装、贮存、运输..................................................................... 5

前 言

本标准是DB51/349-2003《无公害蜂产品 蜂蜜生产与质量》的修订版。

本标准与DB51/349-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GB18796-2005 蜂蜜、DB 51/353-2003 无公害蜂产品 蜜蜂饲养管理、NY5138 无公害食品蜜蜂兽药使用准则为引用文件。

――新增了蜂蜜、无公害蜂蜜定义。

――新增了蜂场环境、蜂群用药的限制要求。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

本标准于2003年3月18日首次发布。2007年12月04日第一次修订,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DB51/349-2003《无公害蜂产品 蜂蜜生产与质量》作废。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由四川省蜂业管理站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杜相富 赵 平 邹志坚 王顺海 李念周 罗 勤 唐友海。

无公害蜂产品 蜂蜜生产与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蜂蜜的术语和定义、无公害蜂蜜生产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的无公害蜂蜜生产、收购、加工与销售等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GB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GB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GB18796-2005 蜂蜜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

GB/T5409 牛乳中氯霉素测定方法

GB/T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2396 食品中铁的测定方法

GB/T14931.1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测定方法

GB/T18932-2002 蜂蜜检验标准集

NY5134 无公害食品 蜂蜜

NY5138 无公害食品 蜜蜂兽药使用准则

NY5039-2001 牛乳中呋喃唑酮测定方法

SN/T0852 出口蜂蜜检验规程

DB 51/353 无公害蜂产品蜜蜂饲养管理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蜂蜜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结合后,经过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

3.2 无公害蜂蜜

符合无公害蜂产品蜂蜜生产与质量标准的蜂蜜。

4 无公害蜂蜜生产与质量要求

4.1 基本条件

4.1.1 蜂群

蜂群应健康无病,生产期间禁用一切蜂药,群势强壮,并有大量适龄采集蜂。

4.1.2 蜜源

供蜂群采集的蜜源植物花期严禁喷洒农药。

4.1.3 气温

气温在15℃以上。

4.1.4 生产工具

摇蜜机-各部件材料是不锈钢或无毒工程塑料。

割蜜刀-不锈钢制品

贮蜜器-无毒塑料桶或专用无污染不锈钢桶。

起刮刀-不锈钢制品

滤蜜器-无污染过滤筛或滤布制做而成。

4.1.5 蜂场环境

蜂场环境应符合DB 51/353《无公害蜂产品蜜蜂饲养管理》中4.1要求。

4.1.6 蜂群用药应符合NY5138 无公害食品蜜蜂兽药使用准则

4.2 采蜜蜂群

4.2.1 培育适龄采集蜂

在主要蜜源流蜜期前45天,逐步通过加脾、奖饲等方法促使蜂王产卵,有计划地培育适龄采集蜂。

4.2.2 修造巢脾

在主要蜜源流蜜之前,如有辅助蜜源,可利用辅助蜜源大量修造巢脾。

4.2.3 组织采蜜群

在主要蜜源开花流蜜前15天全面检查蜂群,将群势4框以下蜂群中的封盖子脾、幼蜂一起补充到主采蜜群;或者将双王群中的一只蜂王提出,使之成为强大的单王采集群。

4.2.4 适当控制蜂王产卵

如果流蜜期在15天以内,在开花流蜜前7天,抽出空脾,将蜂王同子脾放在一起,适当限制蜂王产卵。如果蜜期很长,则应边繁殖边取蜜。如果两个蜜期相连,则前个蜜源应采蜜与繁殖并重,后个蜜源控制蜂王产卵集中采蜜。

4.3 采蜜期管理

4.3.1 集中采蜜

在大流蜜期到来之时,应控制蜂王产卵,减少工蜂内勤工作量,集中精力采集花蜜。

4.3.2 奖励饲喂

在蜜源流蜜初期,用本蜜源的蜂蜜水,在每天清晨工蜂采蜜前进行奖励饲喂,刺激工蜂采集积极性。

4.3.3 通风降温

大流蜜期,大开巢门,扩大蜂路,掀开盖布,以利于花蜜水分的蒸发,减轻工蜂酿蜜时的负担。炎热季节,应给蜂箱遮阴,防止阳光直射蜂箱。

4.3.4 适时取蜜

生产无公害蜂蜜的关键,是要让蜜蜂将花蜜进行充分酿造,直到蜜脾基本封盖或半封盖时方可取蜜。

4.4 取蜂蜜工序

4.4.1 清洁场地和工具

取蜜场地务必干燥、整洁,要消除一切污染源与苍蝇滋生地。所有生产用具应清洗干净,并进行卫生消毒,工作人员应身穿工作服,头戴工作帽。

4.4.2 将已封盖或半封盖的蜜脾从蜂群中取出,抖落蜜蜂,再用蜂刷将脾上蜜蜂刷净,然后放入中转箱中,装满后运到取蜜地方。

4.4.3 切割蜜盖

用锋利的割蜜刀,先放沸水中烫过,或火焰灼烧,也可用75%的酒精消毒后,再将蜜脾上的蜜盖从下往上削去。削完一面再削另一面。

4.4.4 摇蜜

将割去蜜盖的蜜脾放入分蜜机的蜜脾框架中,一面一张,最好两张重量相当,然后转动摇把,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摇出蜂蜜。

4.4.5 过滤

将摇取出来的蜂蜜,用滤蜜器除去杂质。割下的蜜盖用滤布滤去蜜汁后化蜡。

4.4.6 装桶

过滤后的蜂蜜及时装入无公害贮蜜器内,装满80%即可,并在桶上贴上标签,注明蜜种、毛重、净重、生产人、时间与地点。

5 质量要求

5.1 真实性要求

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采用GB/T 18932.1方法试验,试验结果X(蜂蜜中碳-4植物糖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采用GB/T 18932.2方法试验时,试验结果(蜂蜜中高果糖淀粉糖浆含量)呈阴性。

5.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指  标

色 泽具有该蜜源蜂蜜所具有的色泽。

气味与味道有蜜源植物或花的香气。单花种蜂蜜有该蜜源植物或花的香气。口感甜润或甜腻。

状 态常温下呈流体状,或结晶状。

杂 质不含肉眼可见杂质。

5.3 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表2 理化要求

项  目指 标

水分,g/100g;  ≤20

果糖和葡萄糖含量,g/100g;  ≥65

蔗糖,g/100g; ≤6

酶值(1%淀粉溶液),ml/g.h; ≥8

酸度(1mol/LNaOH),mL/100g; ≤4

灰分,g/100g; ≤0.4

5.4 微生物指标要求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表3 微生物指标要求

项  目指  标

菌落总数,cfu/g;            ≤1000

大肠菌群,MPN/100g;            ≤30

霉菌总数,cfu/g;             ≤200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

5.5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表4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项  目指  标

铁(以Fe计),mg/kg ≤20

锌(以Zn计),mg/kg; ≤25

铅(以Pb计),mg/kg; ≤1

羟甲基糠醛(HMF),mg/kg; ≤40

六六六,mg/kg; ≤0.05

滴滴涕,mg/kg; ≤0.05

四环素族抗生素,mg/kg; ≤0.05

氟胺氰菊酯,mg/kg; ≤0.05

氯霉素不得检出

呋喃唑酮不得检出

6 试验方法

6.1 试样制备

按SN/T 0852-2000中2.1规定制备

6.2 感官检验

6.2.1 色泽、气味、味道

按SN/T 0852-2000中2.2和2.3规定检验。

6.2.2 状态

试样放在透明容器中,目测观察透明度、结晶和杂质。轻微倾斜容器,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搅动试样,观察其流动性和粘稠度。用玻璃棒挑起试样,鼻嗅和口偿试样,鉴别发酵征兆。

6.3 理化检验

6.3.1 水分

按SN/T 0852-2000中3.4规定检验。

6.3.2 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总和

按GB/T 18932.22规定检验。

6.3.3 灰分

按GB/T5009.4规定检验。

6.3.4 淀粉酶活性

按GB/T 18932.16规定检验。

6.3.5 蔗糖

按GB/T 18932.22规定检验。

6.3.6 酸度

按SN/T 0852-2000中3.5规定检验。

6.4 微生物检验

6.4.1 菌落总数

按GB4789.2规定检验

6.4.2 大肠菌群

按GB4789.3规定检验

6.4.3 霉菌总数

按GB4789.15规定检验

6.4.4 致病菌

按GB4789.4、GB4789.5、GB4789.10、GB4789.11规定检验

6.5 有毒有害物质检验

6.5.1 羟甲基糠醛

按NY 5134规定规定检验。

6.5.2 六六六、滴滴涕

按NY 5134中规定检验

6.5.3 氟胺氰菊酯

按NY 5134规定检验。

6.5.4 四环素

按GB/T14931.1规定检验

6.5.5 铅、锌

分别按GB/5009.12、GB/T5009.14规定检验。

6.5.6 铁

按GB/T12396规定检验。

6.5.7 氯霉素

按GB/T5409规定检验。

6.5.8 呋喃唑酮

按NY 5039-2001相应规定检验。

7 产品判定原则

应根据5.1、5.2,5.3,5.4、5.5条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判定。

8 标签、标志

8.1 标签

食品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要求,运输包装上的标志与食品标签一致。

8.2 标志

图示标志应符合GB /T191的要求。

9 包装、贮存、运输

9.1 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无公害要求。

9.2 贮存

蜂蜜的贮存库应阴凉、干燥、通风、温度不超过20℃,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5%。蜂蜜不得露天堆放,不得与有异味的物质、腐蚀性的物品或不卫生物品等同库存放。

9.3 运输

符合GB18796-2005要求。

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腐蚀性和可能发生污染的物品同车混运。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