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胃粘膜脱垂如何保健 胃黏膜脱垂的防御机制有哪些

胃粘膜脱垂如何保健 胃黏膜脱垂的防御机制有哪些

来源:吉趣旅游网

一、胃粘膜脱垂有哪些保健

1.保护胃粘膜的食物胃贵于“养”而非“治”,适当的饮食内容及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粘膜损伤的重要措施。应限制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并利用饮食减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调节胃功能。对胃酸分泌过少或缺乏的患者,可给予富氮浸出物的浓缩鱼汤、鸡汤、蘑菇汤等食物刺激胃酸分泌。

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则应避免上述原汁浓汤、采用煮过后去除原汤的瘦肉、鱼、鸡肉,以及藕粉、淡茶、各种甜的煮水果、浓米汤、米粥等,使胃液分泌减少,并可食用鲜牛奶、豆浆、带碱的馒头干以中和胃酸。大米或小米熬成的粥具有调理肠胃功能。

2.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保健食品1)以大麦及麦芽为原料或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大麦中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质分解酶,中医认为大 麦有补胃消食、宽胸破积、舒气止泻之效。大麦中的尿素囊可促进胃肠道溃疡的愈合。大麦芽作用同大麦,两者常被选用作为保护胃粘膜作用的保健食品的原料。

2·以健脾益气养胃作用的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常用的有健脾益气类的山药、理气类的砂仁、清热类的栀子等。

二、胃粘膜的的防御机制是什么

(1)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作用:近年发现胃粘膜上皮细胞不断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后者具有防止各种有害物质对消化道上皮细胞损伤和致坏死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称为细胞保护,可能与粘液分泌、细胞营养、细胞内代谢、上皮细胞新生和更新、细胞寿命延长等诸多因素有关。前列腺素可能主要通过维护和重建微循环而保护胃粘膜细胞的完整性。

除前列腺素外,一些脑肠肽如生长抑素、胰多肽、神经降压素、脑啡肽等也有细胞保护作用。

(2)粘液重碳酸盐屏障:胃表面上皮的粘液颈细胞分泌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有大约0.25~ 0.5mm厚的粘液层,粘液在细胞表面形成一非流动层;粘液内又含粘蛋白,粘液内所含的大部分水分填于粘蛋白的分子间,从而有利于阻止氢离子的逆弥散。胃表面上皮细胞还能分泌重碳酸盐,相当于胃酸最大排出量的5%~10%。胃分泌hco3-的过程依赖于代谢能量,细胞内co2和h2o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生成hco3-,后者穿越管腔内膜,与cl-交换,而分泌入胃腔中壁细胞的基底侧膜内有na+-k+-atp酶。在该酶作用下,细胞外保持na+的高浓度,然后na+再弥散入细胞内,作为交换,在hco3-形成过程中生成的h+得以排出细胞外。

无论是粘液或重碳酸盐,单独均不能防止胃上皮和胃蛋白酶的损害,两者结合则形成屏障,粘液作为非流动层而起缓冲作用。在粘液层内,重碳酸盐慢慢地移向胃腔,中和缓慢移向上皮表面的酸,从而产生一跨粘液层的h+梯度,上述任一个或几个因素受到干扰,ph梯度便会减低,防护性屏障便遭到破坏。

(3)其他粘膜防御因素:①表面上皮细胞膜:胃粘膜表面上皮对高浓度酸具有特殊抵抗力,单层胃上皮细胞的顶端可暴露于ph值为2.0的酸性环境下长达4小时,而不受损害;但这些细胞的基底侧膜如暴露于ph值为5.5的环境中,其膜抵抗力便迅速下降,失去其对质子的不透过性。②紧密连接:有人认为存在于相邻表面的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对限制h+的逆弥散具有作用。

三、胃粘膜脱垂是怎么回事

胃粘膜脱垂是怎么回事呢?有部分朋友出现胃粘膜脱垂的现象,当有胃粘膜脱垂现象时,就应该关注胃下垂了,因为胃下垂主要病症为胃粘膜脱垂,是由于人体胃窦粘膜下结缔组织比较疏松,再加受胃炎、胃溃疡及其它消化道慢性疾病的影响,使胃窦蠕动过强,胃粘膜发生炎症、水肿、肥厚等,胃粘膜失去正常功能,从而促使胃体下降,导致胃下垂。

胃下垂临床常见症状为不规则上腹疼痛不适,多发生在饭后,呈阵发性疼痛,常伴有上腹胀满、暖气、恶心、烧心、甚则呕吐,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而中医认为,本病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为素体虚损,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日久脾虚,木乘其土,中气下陷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京北医院的专家介绍,胃下垂的病因为食饮不调,暴食暴饮生冷之物,日久损伤脾胃,而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粘膜不固,胃肌无力,致使胃下垂。或为劳倦过度,感受寒热,胃失和降,纳化换常,形体虚损,脾虚不运,而致使胃下垂。或为情志内伤,横逆犯胃,木乘脾土,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胃失和降,致使胃下垂。或为常因饱食,食后过度用力,坐车上下颠浮,久日久之,损伤脾胃而成此病。

四、胃粘膜脱垂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肝气犯胃型:

症见胃脘胀痛,痛连胸胁,每遇情志刺激则疼痛加重,呕吐泛酸,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取柴胡、白芍、川楝子、元胡、香附、炒枳壳、绿萼梅、法半夏、青木香、佛手各10g,广陈皮、生甘草各5g,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气不足型:

症见脘腹胀满疼痛,食后尤甚,卧位减轻,头晕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心悸气促,舌淡苔白,脉细弱。当以健脾养胃,益气升提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取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炒枳壳、柴胡各10g,升麻、炙甘草、陈皮、砂仁各5g,大枣5枚,生姜3片。

脾胃虚寒型:

症见胃脘觉冷,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得热痛减,口淡乏味,时吐清水,舌淡苔白,脉细弱。当以温中健脾,和胃散寒为治,方用理中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黄芪、桂枝、木香、沙参各10g,炙甘草、干姜、吴萸、川椒、小茴、砂仁各5g。

胃阴亏虚型:

症见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如饥,或饥不欲食,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脉细弦。当以养阴益胃为治,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药取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扁豆、生地、当归、黄精各10g,鲜石斛30g,玫瑰花5枚,甘草5g。 气滞血瘀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涩。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取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蒲黄、丹参、檀香、焦楂各10g,红花、甘草、砂仁各5g,三七粉3g(冲服)。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