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容貌美及和谐的基础,故眼睑畸形或缺陷会严重影响人的容貌。眼睑手术的失误常使畸形加重或产生新的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总结自己给大家看看眼部手术的处理。
重睑不对称
(1)重睑皱襞宽度不对称:设计重睑线时两侧眼睑皮肤拉的松紧度不一致;去除眼轮匝肌及肌后组织的量不一致;缝线时固定在睑板的位置髙低不一致均可产生此种不对称畸形。
(2)重睑线长度两侧不对称:可由设计误差或手术时近外眦一二针缝线过浅,以致术后松脱使重睑线变短造成畸形。
处理:皱襞宽度不对称,一般在术后3~6个月上睑肿胀完全消退后再次手术校正。可在宽度较高一侧按照较低一侧设计切口,将皮肤切开,缝在睑板新的水平上,与对侧皱襞一致。或在窄侧髙位加针,以使与宽侧对称。重睑线外侧过短,可根据对侧长度向外延长切口,分离到足够深度,缝合时深扣,必要时固定在眶骨骨膜上以延长皱襞。也可采用埋线法增加皱襞长度。箝要指出的是涉及到双侧对称的美容手术,如重睑、睑袋、降乳等最好由主刀医生一人独立完成,以保证术后达到对称一致的效果。
重睑过宽
国人重睑高度宜在上睑缘上方6~8毫米之间,一般人宽度为6毫米,睑裂较大而眉弓也高者可增髙到7毫米或8毫米,但比较少。重睑过宽多发生在年龄稍大皮肤松弛的患者,由于设计重睑线时未将松弛皮肤向上稍加绷紧再定宽度而发生。
处理:术后3~6个月后重新设计切口,分离第一次手术形成的粘连,其他步骤与重睑术相同。
重睑过低
发生在切口设计过低,手术切开皮肤时偏移,设计重睑线时皮肤向上拉得太紧、松弛皮肤切除不足、缝合时固定的位置过低等情况。
处理:消肿后二期手术。切口线上移作新切口,向下剥离,使新老切口成为一个整体,再作重睑缝合。如系松弛皮肤引起,可在切口线上方切除过多皮肤。
重睑线过短
重睑线设计太短,没有超过外眦角,亦可由于重睑线不短而缝合时外眦角处固定得太浅。
处理:原切口线延长或深扣缝合即可。
重睑弧度不佳
发生在两侧或单侧,可由于未按眼型设计重睑线,或缝合时固定位置高低不当,所形成的弧度使人感觉不协调。
处理:消肿后按自然皱襞重新设计重睑线切开重做。
重睑消失
常见于埋线法,缝线未挂住睑板及睑肌筋膜,或回针时未穿经真皮而在皮下通过,缝线过细而切割组织,线结过松或过紧,打结数目不足,剪线时误剪断线结或留的线头太短以致后期松脱。作切开法者因去除眼轮匝肌过少,使切口的皮肤缝合时与睑板关系不够密合,未能挂在睑板或睑肌筋膜造成。
处理:消肿后,埋线法者改作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切开法者经原切口切开,去除足够的皮下组织与轮匝肌,缝合时使皮肤紧贴睑板或睑肌组织,术中令患者睁眼观察,达到满意的重睑即可。
睑闭合不全
系皮肤切除过多或缝线缝到眶隔上引起。也有可能眼轮匝肌切除过多损伤严重,或者上睑瘢痕增生收缩明显造成的。
处理:轻度可不做处理,后期消肿,瘢痕退化,可自行恢复。重度需手术。经原切口切开松解使睑缘闭合,缺损的皮肤如对侧上睑皮肤有多余时,可切取之移植在患睑,或取其他部位(如颈、耳后区、上臂内侧)的皮肤移植。皮肤缺损少而局限时,可用V-Y推进法。但可因此而增加睑下部瘢痕故应谨惧考虑。
三角眼畸形
由于内眦段设计过宽或外侧设计过低,或眼睑皮肤松弛者外侧皮肤去除量不足,或外侧去除眶隔内脂肪后未行缝合,致使脂肪向下脱垂而发生。
处理:消肿后再次手术,针对发生的原因予以纠正。
“瞠目”感
眼裂大、眼球较突者如重睑过宽会发生此种情况。
处理:再次手术使重睑的宽度变窄即可纠正。
多重睑
大多由于上睑皮肤松弛,还有部分是粘连导致的。行t睑术时去除皮肤量:+足,结果原有的皱襞和手术所形成的皱襞并存,出现多重睑。
处理:消肿后经原切口切开,将过多的皮肤切除,上方的皱襞就可消失。但是,如果术前设计对称的话,这个时候不是去皮能够解决的,会自寻烦恼。
上睑下垂
①手术时误将上睑提肌腱膜切断
②术前有轻度上睑下垂,术后更明显。
③作埋线法时误将上睑提肌与眶隔缝在一起,均可产生。
处理:
①再次手术将切断的上睑提肌腱膜与睑板缝合。
②轻度上睑下垂者可作睑板部分切除术矫正。
③埋线不当者行切开法,去除原有埋线松解粘连瘢痕,使皮肤切U在新的位置上与睑板重新粘连。
上睑凹陷
眶隔内脂肪去除过多,使眶隔与前方组织粘连所致。
处理:将眼隔与皮肤的粘连部分分离,植人自体真皮、真皮脂肪或筋膜。创口最小最简单的修补方法,是脂肪填充。但有些凹陷严重的,眶隔脂肪不一定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