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是治疗血压的常用药之一,主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是药三分毒,那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有什么不良反应?怎么预防?
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能会导致头痛、水肿、疲劳、失眠、恶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亦见瘙痒、皮疹、呼吸困难、咳嗽、出汗、肌肉痉挛等。过量易致持久低血压。 患者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品至10mg/日的剂量可很好耐受。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或心绞痛的试验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头痛,水肿,疲劳,嗜睡,恶心,腹痛,潮红,心悸,和眩晕。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与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相关的临床检验指标异常。过敏反应罕见,包括瘙痒症、皮疹、血管源性水肿和多型红斑。曾有极罕见的肝炎、黄疸、肝酶升高的报道(通常与胆汁淤积相一致)。某些因病情较重而住院的病例据报道与使用氨氯地平相关。在许多情况下,其因果关系不能确定。与其他的钙拮抗剂相似,以下的不良事件也有少数报道,但事件难以与基础疾病的自然病程相区分,如: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以及胸痛。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比较多,但其实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等多种因素有关,它本身是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用药经验的一部分,现在大部分不良反应详细的药品其实都有长久的临床实践支撑,或者有相应的文献或者病例报道支持。而说明书作为法定文件,提供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尽到告知义务是其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