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虚民间土方奇效方 补血偏方秘方大全

血虚民间土方奇效方 补血偏方秘方大全

来源:吉趣旅游网

补血是指以补血药物治疗血虚证的方法。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归纳起来可分为脏腑失于濡养和血不载气两种证型。

脏腑失于濡养型血虚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临床上血虚主要表现在心肝二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根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心常兼补肝,补肝常兼滋肾。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还须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为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黄等。

补血偏方秘方大全 血虚民间土方奇效方

偏方1 山药兔肉汤

【配方】兔肉500克,山药50克,盐少许。

【制法】将兔肉洗净、切块,与山药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煨炖至兔肉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补益脾胃,养血生津,适于身体瘦弱者服用。

【用法】饮汤,日服3次。

偏方2 牛奶粥

【配方】牛奶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奶,煮至粥成,调以白糖即可。

【功效】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用法】早晚服食。

偏方3 里脊粥

【配方】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

【功效】滋养阴血、补中益气,常服润泽肌肤。痰湿内蕴者不宜服用。

【用法】每日2次。

偏方4 桑椹酒酿

【配方】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功效】滋阴补血、补中益气,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

【用法】每日随量佐餐食用。

偏方5 羊乳羹

【配方】羊乳250克,羊脂60克。

【制法】将羊乳、羊脂倒入锅中,加热煮成羹。

【功效】补虚劳、益精血,适用于虚劳羸瘦。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1次。

偏方6 强心益智汤

【配方】玉竹30克,龙眼10克,枸杞子15克,鹌鹑2只,盐少许。

【制法】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用砂锅加适量清水,下鹌鹑及上三味中药煲至鹌鹑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强心益智、调补肝肾。

【用法】吃肉饮汤,每日服用。

偏方7 当归补血汤

【配方】黄芪30克,当归6克。

【制法】将上药加两碗水煎至一碗水去渣留汁。

【功效】补气生血,适用于血虚阳浮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疲体卷。

【用法】空腹时温服。

偏方8 淡菜蒸排骨

【配方】淡菜60克,韭菜25克,猪排骨100克,白酒适量。

【制法】先将淡菜洗净,用酒浸泡胀发;韭菜、排骨洗净,切段。然后将三者一起放入碗内蒸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五脏、益阳气,对头晕、贫血、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有疗效。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9 五香驴肉

【配方】驴肉500克,豆豉、五香粉、盐适量。

【制法】先将驴肉洗净切小块,同豆豉、五香粉、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炖,先以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炖1小时后捞出驴肉,晾凉切片。

【功效】养血安神,适用于劳损体弱及心烦不安。

【用法】佐餐或单独食用。

偏方10 虫草大枣炖甲鱼

【配方】活甲鱼750 克,冬虫夏草10克,大枣20克,料酒15克,精盐5克,姜片15克,葱段15克,蒜片5克,鸡清汤适量。

【制法】将甲鱼切成4大块,放入锅中煮沸,捞出,割开四肢,削去腿油,冬虫夏草、大枣洗净。将甲鱼放入汤碗中,放上冬虫夏草、大枣,加料酒、盐、葱段、姜片、蒜片和鸡清汤,上笼隔水蒸2小时,取出,拣去葱、姜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补肾固精,适用于男性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早泄、乏力等症。

【用法】每日2次佐餐食用。

偏方11 归参鳝鱼羹

【配方】鳝鱼500克,当归、党参各15克,盐、葱、姜各适量。

【制法】将鳝鱼去头尾、剔除骨刺,洗净切段;将当归、党参用纱布包好。然后一起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煲汤,加姜、姜、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益血,用治久病体虚、疲倦乏力、消瘦。

【用法】分顿佐餐,喝汤吃鳝鱼。

偏方12 四物乌鸡汤

【配方】乌鸡1只、当归、白芍、熟地黄各15克,川芎10克,生姜25克。

【制法】将鸡宰杀后去毛、脚、内脏,入沸水中滚烫一下,再入清水中冲洗。将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洗净,分别切成薄片,放入布袋中。将鸡、药、姜片一起投入砂锅中,加水炖至鸡肉熟烂,调味并捞弃药包、姜片即成。

【功效】滋阴补血,增进血液循环,红润脸色,适合一般人士饮用,而对身体虚弱,血虚体质的人,或女士经期后尤为适宜。但感冒、脾胃湿热、腹泻的人不适合饮用。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1~2次。

偏方13 百益长春酒

【配方】党参60克,生地黄60克,茯苓60克,白术60克,白芍40克,当归40克,川芎 20克,红曲30克,木樨花200克,龙眼肉120克,白酒10斤,冰糖2斤。

【制法】将上述各药加工碾碎,装入纱布袋中,放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30天后开启,去药袋,过滤,加入冰糖,拌匀,贮瓶备用。

【功效】补气养血,适用于久病体虚、老年人以及气血虚弱者调补气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30毫升。或随个人酒量,适量饮服。

偏方14 人参茯苓酒

【配方】人参30克,茯苓30克,生地黄30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川芎15克,红曲30克,龙眼肉120克,白酒2000毫升,冰糖250克。

【制法】将上述各药加工碾碎,装入纱布袋中,放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30天后开启,去药袋,过滤,加入冰糖,拌匀,贮瓶备用。

【功效】调补气血,用于气血不足,或老年人,病后脾胃虚亏,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者。

【用法】每日随酒量,徐徐饮服。

偏方15 山药酒

【配方】鲜山药350克,黄酒2000毫升,蜂蜜适量。

【制法】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备用。将黄酒600毫升倒入砂锅煮沸,放入山药;再煮沸后,将余下的黄酒慢慢添入。山药煮熟后,取出。酒汁中加入蜂蜜,搅拌,煮沸即成。待凉后,盛入酒坛备用。

【功效】健脾益气、祛风除湿,用于脾虚泄泻,虚劳咳嗽,脚膝顽痹无力,小便频数等。

【用法】山药可食用。酒,不拘时,随量少少饮服,或早晚各饮30~50毫升。

偏方16 川芎当归炖鸡蛋

【配方】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鸡蛋1个,阿胶1/3块。

【制法】将前四味用纱布包起来,和鸡蛋一起入小砂锅加两碗水,用中火煎10分钟后捞出鸡蛋剥壳,再放回锅中,加阿胶,再用中火煎10分钟左右,待阿胶基本融化,汤汁煎浓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养颜驻荣,特别适合怕冷、脸色苍白、暗淡发黄、血气不足,容易疲劳的女性。

【用法】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一个半月即有显著效果。

偏方17 人参大枣汤

【配方】人参6克,大枣10枚。

【制法】将上两味加水煎汤。

【功效】益气补血,主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用法】食人参、大枣,饮汤。

偏方18 生地补血汤

【配方】生地黄30克,麦冬、枸杞子各12克,鸡血或鸭血适量,调料少许。

【制法】将前三味加水煎取药汁,然后与鸡血或鸭血煮汤,加调料调味即可。

【功效】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偏方19 解毒生血茶

【配方】何首乌30克,槐角、冬瓜皮各18克,山楂肉15克,乌龙茶3克。

【制法】将前四味加水煎煮取汁,用药汁冲泡乌龙茶。

【功效】清热、化瘀、益血脉,有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用法】作茶饮。

偏方20 莲藕汤

【配方】莲藕适量。

【制法】将莲藕洗净,切成小段,加水煮至汤水呈浅红色即成。

【功效】补血、理虚热,对体弱贫血、常发虚热、心跳不正常、面目肤色松浮不华者有一定疗效。

【用法】每日趁热饮汤2次。

偏方21 当归羊肉汤

【配方】羊肉500克,大枣5枚,当归头25克,黄芪50克,党参25克,姜3片,盐少许。

【制法】先将羊肉焯水3分钟备用,大枣去核洗净,当归头切片。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内煮滚,再文火3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血气两虚、四肢厥冷又觉头晕眼花,可增强御寒能力、强身健体。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1~2次。

未病要先防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心肺之气共同作用之下,内至脏腑,外达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因此,平时在生活中应从以下方面多加注意以预防血虚:

1.注意饮食,保护好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要预防血虚就得保护好脾胃,使血液生化之源不绝。

2.减少失血,及时治疗出血性疾病

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因此,在平时要注意避免外伤性失血,如患有出血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

3.避免慢性消耗

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因此,平时要注意劳逸适度,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辅助小手段

血虚者平时应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桑椹、葡萄、大枣、龙眼等。并不宜过度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