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车,即人胞衣、胎衣,为健康产妇娩出之胎盘。《本草纲目》释其名谓:“天
紫河车。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遨游于西天佛国,南海仙山,飘荡于蓬莱仙境,万里天河,故称之为河车”。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故称紫河车。紫河车有哪些治病附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治劳瘵虚损,骨蒸等症:
紫河车一具(洗净,杵烂),白茯苓半两,人参一两,干山药二两。上为末,面糊和入河车,加三味,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嗽甚,五味子汤下。(《妇人良方》河车丸)
治五劳七伤,吐血虚瘦:
初生胞衣,长流水洗去恶血,待清汁出乃止,以酒煮烂,捣如泥,入白茯神末,和丸梧子大,每米饮下百丸,忌铁器(《朱氏集验医方》)
治无子,月水不调,小产,难产:
其补阴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紫河车一具(米泔洗净,新瓦焙干,或以淡酒蒸熟,捣晒研末),败龟版(童便浸三日,酥炙黄)二两,黄柏(去皮,盐酒浸炒)一两半,杜仲(去皮,酥炙)一两半,牛膝(去苗,酒浸晒)一两二钱,生地黄二两半(入砂仁六钱,白茯苓二两,绢袋盛,入瓦罐酒煮七次,去茯苓、砂仁不用,杵地黄为膏听用),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二钱。夏月加五味子七钱。各不犯铁器,为末,同地黄膏入酒、米糊丸入小豆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盐汤下,冬月酒下。女人带下,并加牡蛎粉一两。(《诸证辨疑》大造丸)
治久癫失志,气虚血偌者:
紫河车治净,煮烂食之。(《刘氏经验方》)
治乳汁不足:
紫河车一个,去膜洗净,慢火炒焦,研末,每日晚饭后服五分至一钱。(《吉林中草药》)
支气管哮喘:
紫河车500克,蛤蚧粉200克,桔梗、陈皮各150克。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药0.25克,哮喘发作期,每日2次,每次3——4粒;哮喘缓解期,每日2次,每次l——2粒,均空腹服用,效果颇佳。
轻度糖尿病:
紫河车1具,淮山药500克。烘干,均研细末。混匀,口服。每日3次,每服15克。
白细胞减少症:
紫河车粉30克,加入500克面粉中,焙成酥饼。每日3次,2日食完,连用1——3个月。或直接用胎盘粉2克,每日2次,口服,有较好的升白细胞作用。
小儿疳积:
紫河车、鸡内金、羊肝各等量,共研细末备用。l——2岁患儿每次服3克,2岁以上每次服6克,每日3次,7日为1个疗程,病重者可服2周。
经闭:
紫河车30克(研末冲服)、红参10克(研末冲服)、阿胶30克(烊化服)、肉苁蓉30克、白芍15克、益母草20克、仙茅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神经衰弱,健忘,头痛:
鲜紫河车1具、炒枣仁60克。先将鲜紫河车挑去血络,用冷水漂洗数次,直至干净为止,煮熟,焙干,再同炒枣仁共研为细末,每次10克,每天2次,开水送服。
治崩漏:
鲜紫河车1具。先将鲜紫河车挑去血络,用冷水漂洗数次,直至干净为止,用炭火烤干(或低温干燥),研末,每次10至15克,每天2次,开水冲服。
治癫痫:
紫河车1具、当归50克、潞党参50克、菖蒲15克、朱砂2克。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
治早期肝硬化:
紫河车粉50克、制鳖甲粉500克、山楂150克、青皮50克、蜂蜜适量。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1次1丸,每天3次,开水送服。
肺结核,症见体弱、咳嗽、痰中带血、潮热、盗汗:
紫河车1具、白芨15克、白部15克。若为鲜品应先将鲜紫河车挑去血络,用冷水漂洗数次,直至干净为止(干品应浸软洗净),与白芨和白部共炖熟,食盐调味,分数次食之。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儿孕胎中,脐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国人自古视“胎盘”为滋补上品,它能从根本上医治和调节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激活人体内的衰老细胞及细胞再生功能,使身体各部位生理功能恢复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状态,使人精力旺盛,青春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