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可能会在身体各处发病,它对人体机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婴儿得血管瘤吗?患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婴儿得血管瘤吗?
血管瘤起源于皮肤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与婴幼儿。其症状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等亦可发生,主要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然而血管瘤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和漏诊,所以新生婴幼儿新生婴幼儿出现四类症状要警惕血管瘤。
1、皮肤表面异常颜色的改变,比如:红色、淡红色、暗红色、大红色、紫红色、蓝色。毛细血管瘤一般呈现出异常的红色表现,红色凸出或不凸出皮肤表面。早期呈红点状、片状,容易与蚊虫叮咬、湿疹、过敏等症状混淆,也有被当做红胎记忽略的病例,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呈现出蓝色、紫红色。
2、局部包块,位置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在包块上门能看到异常的颜色表现,位置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皮肤表面和正常无异。
3、双侧肢体不对称,面积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淋巴血管瘤可表现出双侧面部、肢体大小不对称。
4、皮肤表面异常屈曲盘张的血管。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在皮肤表面均可见异常屈曲盘张的血管。
患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血管瘤多长在颜面及四肢皮肤,影响美观,还可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细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长先快、后慢、甚至会自行消失。家长应该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如详细记录血管瘤类型、发生部位、表面颜色、形态大小、病变累及范围,是否高出皮肤等,按测量大小用平面图记录下来,一般每月复查一次。如血管瘤增长速度过快应每周复查一次,并将结果与上次检查作对比,如发现血管瘤病变范围缩小,表面颜色变淡,皮肤隆起高度变平坦,说明血管瘤病变在稳定期或消退期,可以继续观察。如果血管瘤病变范围扩大,表面颜色呈深紫色或深红色,表面皮肤隆起加重,说明血管瘤病变在增生期,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避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给患儿日后的生活带来影响。
由此可见血管瘤更多的见于婴儿身上,所以父母们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慎患上也要用心做好护理工作令孩子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