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台州临海景点导游词 篇4

台州临海景点导游词 篇4

来源:吉趣旅游网

  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座建筑就是骆临海祠。那大家知道它是为纪念谁而建的吗?有一首诗大家非常熟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听到这首诗,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吧。没错,它就是为了纪念骆宾王而建的。而刚才那首家喻户晓的诗是骆宾王在八岁的时候,看到门前有一群鹅游过,就即兴做了这一首诗,因为这首诗,他被称为神童。

  好了,现在大家请随我往里面走。我们正面看到的这座雕塑就是骆宾王像,他的一生,才华横溢,却报国无门,而且其前进的道路有着两条明显不同的轨迹。作为一名作家,他前进的道路较为顺畅。从七岁的咏鹅诗,到齐鲁闲居写下的大量隐逸诗,再到从军路上写的边塞诗等等,成就和声誉直线上升,一浪高过一浪。在唐初人才济济的文坛上,技压群芳,稳居盟主的地位,成为“初唐四杰”之一,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做为一个官吏,政治上处处遭受挫折。先是求仕不果,继而罢官长安。在齐鲁过了十多年穷困潦倒的生活之后,再度入朝,不久又被免职。接着从军边塞,羁留蜀中,待再回到京师,做的还是和十年前一样的九品小官,后来突然得以提升,成为御史台侍御史,但不到半年,因为为人耿直,得罪了贪官污吏,就被诬下狱。直到公元680年,高宗皇帝立英皇为太子,大赦天下。此前有些同情骆宾王的官员们纷纷为他申辩,要求平反。但掌权者并没有赦他的罪责,让他复官,而是将他贬放到离京城很远的边县——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临海,当一个小小的县丞,相当于现在常务县长的秘书。骆宾王的一生,坎坷多灾,命运多舛。

  当年骆宾王于四月底回到长安,即接到了贬官的任命,于是他匆匆打点行李,于五月初携家眷南下。虽然是戴罪之身,但长安城内的文人学士,还是纷纷前来为这位文坛领袖送行。人们把酒举杯,握手言别,离情依依。场面的壮观,使骆宾王深受感动。作为长期在仕途碌碌奔走的小吏,骆宾王遭受的始终是打击和无尽的痛苦,但作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文坛巨星,他却处处收到人们的热爱与尊敬。当时浙东的文人学士听到骆宾王来了当然是非常高兴,纷纷登门拜访,约他游山玩水,饮酒对诗或祈求文墨。临海的县令对他也很尊重,百姓对他很敬仰。而且他在临海上任期间也为民办了不少实事,被百姓视为贤官。现在我们抬头看一下上面“亘古一檄”四个大字,通俗一点讲就是讨武檄文。公元684年,骆宾王因事进京,正好目睹了武则天废帝夺权,大开杀戒。骆宾王带着满腔的悲愤离京南下。但是没有回到临海,而是留在扬州,和徐敬业一起密谋讨伐武则天。然而讨伐兵败,骆宾王亦无所踪。那对于骆宾王的下落,众说纷纭,有人说被杀,有人说逃亡,有人说投水而死,但是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或许他穿越了也有可能哦。那至于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吧。我们骆临海祠的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