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侮辱罪的定罪要件有哪些

侮辱罪的定罪要件有哪些

来源:吉趣旅游网

侮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

一、散播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具体责任如下:

1、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要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如果散布谣言,构成诽谤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须有捏造一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

4、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总之,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通常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四) 公然侮辱他人的认定标准

公然侮辱他人的认定标准为:

主观要件: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

客体要件:侵犯的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主体要件:一般主体。

客观要件: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侮辱罪判几年

侮辱罪的判决如下:

1、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如果侮辱的对象是妇女,且情节达到犯罪要求,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如果在公共场所侮辱他人,处最低五年有期徒刑。

一、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

2、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

3、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4、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构成本罪主体。

二、侮辱罪的刑事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即构成侮辱罪,予以立案;

2、公然侮辱国旗、国徽的,构成侮辱罪,造成严重危害社会、国家的,侵害人应当承当刑事责任,依法判处其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综上所述,侮辱罪的判决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侮辱的对象是妇女,且情节达到犯罪要求,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在公共场所侮辱他人,处最低五年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