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而未生效一般不可撤销,如下情形的除外:
1、合同一方基于重大误解而订立合同的;
2、合同存在欺诈、胁迫、显示公平等情形的;
3、其他属于法定撤销事由的情形。
一、怎么样算行使撤销权呢
可撤销合同中行使撤销权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则:
1、行使撤销权的主体要合格法律规定撤销权的目的,是保护因合同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而在利益上受到损害的一方当事人。
2、行使撤销权的客体要合法。即须为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订立时)、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除此之外的合同,当事人不得行使撤销权。
3、行使撤销权的方式要适当。即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4、行使撤销权须在法定期间内行使。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否则,法律不予保护,可撤销合同仍应为有效合同。
二、有些合同签错了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要是使合同合法有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在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
也就是说,就算是已经订立的合同,如果符合了法定无效合同或者撤销合同的情形,这时候误签合同的一方,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或者确认合同无效。因此,误签的合同,不一定能够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在发现合同出错时,就立即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或者撤销合同。合同的无效情形就包括了:
1、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3、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4、其他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包括:
1、一方使用了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2、一方使用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3、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
4、合同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
三、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呢
合同效力的认定:1、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有效;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3、存在欺诈、胁迫手段或者成立时显示公平等法定情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