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琰的词语解释是:1.指琰圭等圭。2.碑石美称。3.美玉之称。4.比喻品德、文章、诗词之美。5.玉液(酒)。
琬琰的词语解释是:1.指琰圭等圭。2.碑石美称。3.美玉之称。4.比喻品德、文章、诗词之美。5.玉液(酒)。 结构是:琬(左右结构)琰(左右结构)。 注音是:ㄨㄢˇ一ㄢˇ。 拼音是:wǎn yǎn。
琬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琬圭、琰圭。引《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孔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蔡沉集传:“琬琰,圭名。”⒉为碑石之美称。引唐玄宗《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宋苏轼《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狼胥瀚海之声;炳若丹青,掩麟阁云臺之美。”⒊泛指美玉。引《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洪兴祖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南朝梁刘峻《辨命论》:“火炎崐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唐韩愈《送穷文》:“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明杨珽《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鈿,光浮琬琰,是广寒仙媛,合配风流时彦。”⒋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引汉东方朔《七谏·自悲》:“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晋葛洪《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元邓文原《奉题延祐宸翰诗》:“官联天府璇璣象,帝阐河图琬琰文。”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⒌玉液。引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共玉帐之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元张之翰《一字砚赋》:“以藉古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二、国语词典
琬圭及琰圭。泛指美玉。
三、网络解释
琬琰琬琰wǎnyǎnㄨㄢˇㄧㄢˇ琬圭及琰圭。泛指美玉。书经.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楚辞.屈原.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比喻君子的德性。南史.卷三十九.刘勔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关于琬琰的诗词
《寄题何戢秀才琬琰堂》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和谢虚谷·文章琬琰盛镌磨》
关于琬琰的诗句
关于琬琰的成语
斗粟尺布 点金乏术 独辟蹊径 担惊受怕 惮赫千里 词不达意 黩武穷兵 东拉西扯 岛瘦郊寒 独步当时
关于琬琰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