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的反义词是:不动声色、和颜悦色、巧言令色。
声色俱厉的拼音是:shēng sè jù lì。注音是:ㄕㄥㄙㄜˋㄐㄨˋㄌ一ˋ。词性是:成语。
声色俱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声色俱厉详细内容】
⒈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引《晋书·明帝纪》:“﹝王敦﹞大会百官而问温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遂与重诲辨於帝前,圜声色俱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陶文毅公﹞开藩皖中,循例覲圣,论某官溺职状,至於声色俱厉,鬚髯翕张。”茅盾《子夜》七:“这两句话又是声色俱厉,所有攒集在办公室门外的职员们全部吓坏了。”亦作“声色并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
二、成语词典版
01.《太平御览.卷七零三.服用部五.如意》引晋.裴启《语林》:「石崇与王恺争豪。晋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恺以示之,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瓦碎。恺声色俱厉。」(源)02.《晋书.卷六.明帝纪》:「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03.《旧五代史.卷八零.晋书.高祖本纪六》清.邵晋涵注引《旧五代史考异》:「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伏合抗疏,请置于法。晋祖召见谕之,涛植笏叩阶,声色俱厉,晋祖怒叱之,涛执笏如初。」04.《宋史.卷三一三.富弼列传》:「弼声色俱厉,契丹知不可夺。乃曰:『吾当自遣人议之。』复使刘六符来。」05.《喻世明言.卷四零.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世蕃愕然,方欲举手推辞,只见沈链声色俱厉道:『此杯别人吃得,你也吃得。别人怕着你,我沈链不怕你!』」
三、出处
《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四、其他释义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五、关于声色俱厉的词语
六、关于声色俱厉的造句
1、老板声色俱厉的责备把聚集在办公室外的职员们吓坏了。
2、最后一句,绑匪老大声色俱厉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要怪,就怪你没生在个好人家吧!动手。
3、用几乎自残的手段还没逼退他们的攻击后,守备刘宏慌了,声色俱厉道。
4、说道最后,冉闵已经声色俱厉,一股山崩海啸似的气势向李弼直扑而去!李弼“噔噔”。
5、秦王申斥的义正词严,同时声色俱厉的让手下人扔过来几把残缺不全的刀剑来。
6、警察声色俱厉地喝住歹徒,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