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墨的造句是:他的写意水墨自出新意,极善处理浓淡枯湿、虚实变化和冷暖色的关系,焦墨、宿墨与淋漓水晕的结合尤为巧妙,线条、墨韵、色彩更是达到自由奔放的境界。
宿墨的拼音是:sù mò。注音是:ㄙㄨˋㄇㄛˋ。结构是:宿(上下结构)墨(上下结构)。
宿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宿墨详细内容】
宿墨宿墨,中国画技法名。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用墨七法”之说。宿墨是七法之一。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始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含水旁渖(漫漶),笔痕犹存,自有一种烟雨絪緼之气。
二、综合释义
积留在砚台上的陈墨。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太宗一日写书,笔滞,思欲涤砚中宿墨,顾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铜池涤之。”宋何薳《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赵竦﹞云性懒涤砚,又不奈宿墨滞笔。日用一砚,八日而周,始一濯之,则常用新砚矣。”清曹寅《和芷园消夏·涤砚》诗:“宿墨能除砚始灵,多生于此独忘形。”宿墨[sùmò]宿墨为国画用墨方式之一,指使用隔夜久存之水墨。宿墨因水分蒸散并起化学作用,性质黏稠,色泽浓黑带有光泽。用宿墨处常特别显眼,因此画家常用宿墨来点醒画面的精神。
三、汉语大词典
积留在砚台上的陈墨。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太宗一日写书,笔滞,思欲涤砚中宿墨,顾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铜池涤之。”宋何薳《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赵竦﹞云性懒涤砚,又不奈宿墨滞笔。日用一砚,八日而周,始一濯之,则常用新砚矣。”清曹寅《和芷园消夏·涤砚》诗:“宿墨能除砚始灵,多生于此独忘形。”
四、其他释义
1.积留在砚台上的陈墨。
五、关于宿墨的成语
六、关于宿墨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